强国荐书丨邹军荐《社交机器人研究:基于应用的伦理风险及其治理》:风险解构、伦理反思与治理镜鉴
2024-10-12 08:52: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邹军  

编者按:“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联合推出“爱悦读•云分享——强国荐书”专栏,特邀省社科联、省文联、省作协、省科协、南京图书馆等单位支持,长期约请各大出版社总编辑、图书馆馆长、文化名家、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科名家、理论专家、科学家等各领域知名人士,结合自身阅读经历,为读者推荐一本好书。

今天为大家荐书的是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军 。推荐书目:《社交机器人研究:基于应用的伦理风险及其治理》,作者高山冰等,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划时代技术变革之下的人文研究理应兼具前瞻性和预见性,以期在科技跃进和思维创新之间搭建对话桥梁。以社交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正嵌入社会交往和信息传播网络,改变了网络舆论表达和人机互动的方式。高山冰教授所著的《社交机器人研究:基于应用的伦理风险及其治理》一书,锚定社交机器人在信息传播生态中展露的风险挑战,基于从技术探析到风险审查再到规则重建的研究思路,开拓了崭新的问题域以及研究疆界。阅读此书对于系统理解社交机器人与社会系统的双向互构,思考数智文明语境中技术与规则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学理性价值。

一、议题前沿:对社交机器人应用全景描摹。身处智能传播时代,当公众把重心放诸“智能”的时候或许很容易忽略隐匿在界面之后的“黑箱”。作者敏锐捕捉到“社交机器人”这一研究对象,将信息传播生态中悄然涌动的暗流置于前台,深刻揭露技术红利背后潜藏的风险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可能挑战。该书以“社交机器人”为中心,围绕社交机器人应用呈现出来的善恶之辩以及人机复杂系统催化的范式之思两大问题,全面清晰地展现社交机器人如何作为新型媒介形态嵌入并重塑现有的信息传播网络。

二、生态视角:探讨共生格局下系统的重构。一直以来,信息的生产、传播一直倚仗于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结构。然而,随着数字和智能技术的革新,信息处理方式正展露出非生物化的苗头,从“碳基”迈向“硅基”。“生态”视角贯穿该书始终。作者一是先验性地指出社交机器人对社交网络传播系统的颠覆,展现其在社会互动模式、信息传播路径乃至文化生态方面的深远影响。二是从个体心理、政治话语、社会交往等维度进行风险探析,呈现社交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显露出的消极影响。“生态”视角兼具综合性和针对性,不仅有效评估了社交机器人对信息传播生态的影响,还为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策略提供了参照。

三、叙述详尽:理论与实践融合共进。社交机器人发展进程中伴随着风险的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针对这些风险的具体指向,亟需在学术研究的范畴内进行界定与阐释。作者一方面通过援引近十年来社交机器人风险领域的具体实例,映射出不同场景下的复杂问题,为感知风险存在提供了现实理据;另一方面,在叙述上充分汲取了计算科学、智能传播、伦理学中的既有理论成果,不仅强化了理论支撑还加深了学科间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相互交织,既增强了论述说服力,也为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学术研究的探讨提供了价值性参考。

四、路径精细:从全球视野到本土经验。“技术治理”是本书学术价值以及创新研究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社交机器人监管方面的做法与成效,揭示全球治理中各地的治理共性和差异,继而细化并重组富有价值的治理策略。与此同时,试图补充现有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不足,特别是就情感伦理以及社会网络生态议题进行了拓展。既展现了高度的国际视野也体现了强烈的本土关怀。最后基于本土语境展开的社交机器人治理思考,为推动中国治理方略创新,因应时势变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18世纪中期,油灯取代了蜡烛,英国由此出现了职业“点灯人”(lighter),负责点亮街灯让城市始终保持光明。然而,随着煤气灯以及电灯的普及,“点灯人”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在漫长的社会历程中,每一次技术跃升都可能伴随“点灯人”的退场。人类置于其中不必陷入乐观或悲观的两个极端,而是要直面变化,预见风险挑战。《社交机器人研究》一书聚焦社交机器人诱发的生态之变,从治理之维回应现实问题以及未来指向,体现了理性思考之下的深刻洞见。这种宏大视野与思维模式,无疑为理解并应对技术革命提供了宝贵思路。

责任编辑:王迅 崔欣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