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当此疫情防控物资紧张之时,“不涨价”正是对市场短暂“休克”的积极回应。在突发紧急事件面前,企业应当少一些“利益至上”,多一点“理性温情”。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而物资紧缺是当前防控工作的焦点、难点、痛点,尤其是防控前线急需的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物资尚处于紧张状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医疗物资是保障。面对疫情,中央企业将支持保障疫情防控当做头等大事,加班加点、科学排产、提高负荷,加快生产进度,支援战“疫”一线,同时郑重承诺:服务抗疫战线的医疗保障物资,绝不涨价。
疫情来势凶猛。人们由于焦虑、恐慌,对防护用品、生活用品产生了非理性需求,导致短期内需求量暴增。这给一些“利益至上”的商家提供了商品涨价理由,市场上出现了一包口罩卖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棵大白菜卖到六七十元等价格乱象。
有人为这种借机发“国难财”的涨价行为予以辩护:涨价有助于解决短缺,因为涨价会刺激生产,从而增加供给;涨价能吸引短缺物资从低价地区流向高价地区,缓解供需矛盾。
商品生产需要时间,不会在短时期内因为价格上涨而大量增加。而疫情防控又颇为特殊,防控时间是紧迫的。疫情爆发导致的异常需求让市场出现暂时性“休克”,价格机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短时期境内无法增加足够的供给量以满足需求。这个时候,涨价行为实际上是扰乱市场,可能还会进一步制造恐慌,不利于疫情防控。
以防疫用品口罩为例,由于春节放假,即使价格涨得再高,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供给满足异常需求。涨价的结果不但不能增加供给,反而让劣质口罩、假口罩流向市场,甚至催生了口罩回收再利用这个地下违法市场,让市场秩序更为混乱,让疫情控制更为艰难。考虑到价格机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市场监管部门应主动介入,及时管控涨价行为,平衡市场供给需求,以逐步恢复正常的市场秩序。
笔者认为,此时,“不涨价”正是对市场短暂“休克”的积极回应,这不仅是平复社会恐慌的有效举措,是对疫情防控的有力支持,同时也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是对生命的尊重。在突发紧急事件面前,企业还是应当少一些“利益至上”,多一点“理性温情”,与社会携手共同攻克难关,以求尽快战胜疫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