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长征五号凤凰涅槃 背后的航天团队平均年龄仅33岁
2020-02-04 09:0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1
听新闻

平均年龄33岁!他们再造中国大火箭

用908天的青春换一场星辰大海梦

2003年,尹青还是一名中学生,她和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看了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的电视直播,其中一个画面让她记忆犹新:指挥大厅里身着蓝大褂的科技人员在庆祝任务成功时,起立鼓掌、满脸热泪。她跟着一起哭了起来,“要是有一天能见到电视里的这群人,该有多好啊!”

这群人就是中国航天人。如今的尹青成了他们中的一员,穿上了那件梦寐以求的蓝大褂——蓝色防静电服。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她所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成了更年轻一代眼中的“风景”——他们为胜利欢呼时“笑着笑着就哭了”的视频,引发众多年轻网友的关注和点赞。穿蓝大褂的他们,再一次刷了屏。

这一战,对于中国航天未来20年甚至更久远的意义,早已不必赘言。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战背后的主力军,却是平均年龄仅有33岁的青年研制团队,这群年轻人在艰辛与挑战面前没有丝毫退缩,再造这枚大火箭,换回了长征五号的凤凰涅槃。

至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团委书记李迪克仍忘不了发射成功的那一天,长征五号火箭乳白色的箭体上,一面五星红旗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等这一天,航天人用了整整908天——这是卧薪尝胆、披荆斩棘的两年半。

“最大的恐惧”是听到时钟嘀答声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次日,30岁的火箭研制人员申鹏云发了一条朋友圈:还记得遥二任务失利后,一位“航天爱好者”打到办公室的质疑电话吗?此刻我只想告诉他,出问题时我们选择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用908个日夜找方法、找出路。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中国航天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有网友甚至说中国航天进入“至暗时刻”。

李迪克当时就在现场,他告诉记者,两年多以来,他和同事始终憋着一口气,认为只有打赢长征五号复飞之战,才是对中国火箭实力和航天强国建设能力的最好印证。

这群年轻的航天人,只能含泪奔跑。他们忘记所有曾经的褒奖与荣誉,毅然扛起了“决战决胜”的青年突击队旗帜,再一次担当起确保成功的重任。

“那时,我脑子里浮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如何面对挫折。”李迪克说,如何在队伍出现挫折的情况下,把青年思想凝聚在一起,把青年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在一起,让大家能够不骄不躁,心无旁骛地完成火箭复飞工作,是当务之急。

“归零”,一个令所有航天人都“闻风丧胆”“压力山大”的词。失利后,“归零”的任务首先落在了设计师队伍肩上。27岁的蓝颖临危受命,被安排到强度分析师的岗位上,这对她来说是个全新领域。

但她知道,她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故障机理分析。就这样,蓝颖毅然立下目标:“只要是我计算和提供的数据,任何一个都能经得起考验。”

于是,那段时间,伴她左右的是咖啡、浓茶、泡面、饼干,还有《转子动力学》《旋转机械强度》《结构非线性振动》……那个过程,是不停的计算数据、建立模型、测试工况,同时还完成了火箭12种状态下的上百项分析。

现在回忆起来,她说那时“最大的快乐”是看到对解决问题最有帮助的各类文章和公式,“最大的恐惧”,则是安静时听到的时钟嘀答声,那是在提醒她时间正在不停地流逝。

毕竟,外界对于成功的等待,有时会显得更加急切。

每一步都像是“在刀尖上走钢丝”

“笑着笑着就哭了”的主角,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5所的80后设计师孙振莲。很多看到这一画面的人都想追问:是什么让她的情绪发生如此大的波动,在火箭归零的908天里,这群年轻的航天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事后,有人问起孙振莲,她却不知道自己在网络上“火”了。任务结束后,她和团队第一时间赶往发射塔架,开始为2020年的发射任务做准备。

这个状态,就像是过去两年多里整个团队的缩影:连轴转,神经紧绷地连轴转——

28岁的王亮,是这个团队里“编程能力最强”的结构强度分析师,他开发了很多数据处理小程序,让整个设计团队不仅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还让准确性有了质的飞跃。当然,这也让他一个又一个的周末和节假日“泡了汤”。

不满26岁的李晓,是试验队里最年轻的系统负责人。在进场后的一次操作中,他不慎将左手腕扭伤。每次现场工作,他还是带着测试工具,攀爬上15层塔架,观察自己负责设备的运行状态。

“我的工作很不起眼,只是整个系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只有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做好自己,整个工程才能实现圆满!”李晓说。

长征五号研制团队的姚亚超至今还记得,2010年9月,他还沉浸在全国数控大赛获奖的喜悦中,就如愿加入了中国航天,成为火箭制造条线上的一名航天人,他也因此见证了长征五号从无到有的关键过程。

2011年,长征五号转入初样生产阶段,研制团队遇到了难题:火箭贮箱壁板面积达10多平方米,是当时现役贮箱壁板的两倍以上,但蒙皮厚度最薄处,却不到2毫米——焊接时很容易变形开裂,老师傅们犯了难。

姚亚超主动请缨,带领年轻的数控团队迎难而上,最终在国内首次攻克“双面铣切”加工难关。他告诉记者,“刚参加工作时,很多同学羡慕我,但真正开始之后,我才懂得什么叫‘在刀尖上走钢丝’。”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一、二级分离是飞行成功一个极为重要的程序,而分离的关键,就在于安装在火箭上的导爆索。要把这一根长长的导爆索“服服帖帖”地穿进扁平管,并安装上一系列精密的部件,可不是简单轻松的事。

29岁的刘乐威,就负责这个环节。他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的青年航天人,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培养自己的“匠心”、锤炼自己的“匠艺”,毕竟,长征五号以及未来更多的运载火箭,都要通过他们的双手送上太空。

灵感的闪现就像阳光照进黑暗

作为蓝颖的组长,35岁的翁扬始终与她并肩战斗,他俩就像千里追凶的侦探组合一样,通过有限的蛛丝马迹,全力捕捉着隐藏现象背后存在的机理“元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元凶’很顽皮地一次次隐身,甚至是消失。我们只能通过反复的试验和计算不断修正认识,并试图逐渐靠近真相。”翁扬告诉记者。

2019年6月,研制团队再一次完成发动机试车,然而改进方案依然没能得到验证。翁扬的头,当时一下子蒙了,“能想到的办法,似乎都想到了,那时,整个团队都笼罩在阴霾之下。”

灵感的闪现,会成为人们一筹莫展时的救命稻草,让人看到希望。“就像阳光照进黑暗”,翁扬说。

那一天,他的灵感来了。他立刻着手开展机理理论推导,从下午2点,一口气算到晚上10点,“一直在工位上奋笔疾书,完事竟然一点都不觉得累!”

最终,一份洋洋洒洒、长达几十页的全微分推导出炉了,这个结果被很多专家评价为“思路清晰”“推演缜密”,为长征五号故障“归零”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长征五号最终矗立在自己面前,翁扬所在的团队觉得“一切都值了!”

34岁的刘秉第一次看到组装好的长征五号时,发现相机镜头从上往下扫过去,竟无法一次拍下这个20层楼高的大家伙。

到了文昌航天发射场,刘秉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测试准备,这其中有苦,有累,更有欢乐和收获。他告诉记者,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最难忘的是发射日的最后几分钟。

“倒计时6分钟,我手心里都是汗,之后的每一分一秒,都牵动人心!”刘秉说,点火起飞,助推分离,一级分离,二级点火,二级一次关机,二级二次点火,星箭分离,每一次关键节点,现场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即将星箭分离时,阳光从太空中再次照耀在长征五号的身上,全场再次沸腾了!908天,长征五号再次迎来了阳光,一飞冲天,从黑夜到光明。

“今日决胜,一往无前,从此,微笑取代沮丧,梦想隆重登场!”年轻的航天人朱伟杰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这是送给长征五号的,也是给他自己,给他所在的中国航天团队九百昼夜、负重攻坚的最佳注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蓝颖、王亮、李晓、翁扬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火箭;中国;长征
责编:李旸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