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湖北尤其是武汉的收治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国家集中优势力量,调派各地高水平医护团队支援。
截至目前已有154支医疗队,18700多名医护人员汇聚湖北,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战斗,同心战疫情。
2月9日从凌晨到晚上24点,武汉天河机场迎来全国各地40余架次包机,31支医疗队5900余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医疗队同日抵达人数最多的一天。
“国家队”:武汉,我们来了!抵达武汉的31支医疗队中,包括↓↓
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北大一院
北大三院、北大人民医院
这六支“国家队”成员
这六家医院均属于在京委属委管医院。这次“驰援武汉”的队伍都是由各家医院的书记、院长亲自挂帅,带领820余名重症、呼吸等专科医护人员,紧急奔赴战“疫”前线!
抵达武汉后,他们将负责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区,按照“一人一案”制定医疗救治方案,提高救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六支“国家队”中包括哪些科室专家?他们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区后,对降低病死率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尽锐出战!拿下重症患者北京医院:
“去武汉,我报名!”
“去武汉,我报名!”这句话是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在春节期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大年初一晚7点半,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接到国家卫建委关于组织北京第一批医疗队的通知。
到了当晚8点半,由20名来自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组建的北京医院团队就已经集结完毕。
△北京医院协调调度会
而这次2月9日抵达武汉的北京医院第二批医疗队由123名医疗队员组成,院长王建业、常务副院长奚桓带队。
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在这次专家团队里,都是北京医院最优秀、最有经验的大夫,包括呼吸的、ICU的、心血管的、中医的等等专家。8位护士长都是在相关疾病的护理方面非常有经验的,她们中还有人是17年前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护士,在救治重症老年人方面非常有经验。
在医疗队员中,还有年届六旬的北京医院大内科主任、原呼吸内科主任孙铁英教授,他曾经征战过禽流感一线;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95后”;仅23岁的急诊科的小护士,“我还没有告诉爸爸妈妈”。
中日友好医院:
“一定要把重症患者拿下来”
在这批医疗队员抵达武汉后,中日友好医院累计已经派出了155名专家。这些人中,有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主任王辰教授;疫情初期,就已经抵达前线的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周军;也有着中日友好医院的多位呼吸重症专家。
△2月1日,第三支医疗队伍带着物资驰援武汉
他们分为两批人,奋战在疫情一线。有人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也有人在武汉客厅的方舱医院负责轻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 周军: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我们呼吸重症的专家都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尽全力,要把重症患者拿下来。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无愧于国家队,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希望。
北京协和医院:
“能上的办法都上”
1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派出首批医疗队,共21名医务人员,由副院长韩丁带队,奔赴武汉防疫一线。
△1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首批医疗队驰援武汉
截至2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共164名医护人员,战斗在疫情前线。他们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多学科团队,负责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后一站的救治。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 张抒扬: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是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发挥协和国家队的优势,特别是综合诊治的能力,能上的办法都上。
“北大”这三家医院:
降低死亡率是核心使命
截至目前,北大一院、北大三院、北大人民医院三家医院共派出406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这些专家都有非常丰富的重症抢救经验,专门来啃“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这块硬骨头,尤其是针对危重症老人的救治。
从最初26号的首批医疗队驰援,到目前三家医院各接管一家重症病房。疫情在蔓延,但是医护人员的救治力量也在不断强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这次我们三家医院的核心任务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攻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这个难关。为此,我们从人员的调配、住院的硬件条件的改造,诊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上,都在下功夫,抓细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姜保国:原本就有基础性疾病的危重症老人,我们发挥我们的医疗队的特点,对病人进行规范的救治,降低死亡率,挽救更多患者生命,这是我们重症病房的使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 刘新民:发挥我们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学科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一定打赢这场阻击战。
国家队出征 最强力量驰援
同心战疫情
这场战“疫”
强强携手 共克时艰
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
有强援 所以有信心
武汉胜则湖北胜
湖北胜则全国胜
总监制 | 杨华
监制 | 唐怡 任永蔚
制片人 | 梁铮铮 刘峰
记者 | 闫乃之 徐平 蒋晓平 张萍 唐颖 朱慧容 徐进 刘刚 毅萌
编辑 | 王丹妮 刘立江
视觉 | 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