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13年后在黄冈相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0-02-27 12:57:00  来源:新华网  
1
听新闻

新华社记者陈灏

时隔13年,当王冰再一次和救命恩人刘清岳相逢,两人都穿着白大褂、戴着防护口罩,在离老家山东临清市800多公里的大别山医疗中心增援——当年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小男孩,追随着一袭白衣的背影学医从医、进入重症医学科,最终在他乡疫区追上了曾经遥望的身影。

今年26岁的王冰,是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13年前,他在老家一个诊所就诊后,出现青霉素过敏症状。被送到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时,他已经命在旦夕。

“我长这么大,就住过那一次院,当时濒死的感觉至今难忘。”王冰告诉记者,他保存着当年的住院病历,病历上写的主治医生正是刘清岳。

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的经历,让王冰对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医务人员格外感恩。他说:“我是独生子。救了我一个,其实是救了一整个家庭。我想像他们一样,救更多的病人、向他们致敬。”

高考后,他选择了攻读医学方向,毕业之后选择前往重症监护室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医疗队,作为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黄冈。

抵达黄冈后,王冰翻看资料发现,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名单里,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刘清岳。

“刘医生是我医学生涯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当年出院太过匆忙,没向医护人员表达谢意,一直是王冰心中的遗憾。于是他多方打探,要到了刘医生的微信号。

“一开始我还真没想起他是谁。”刘清岳笑着告诉记者,王冰念念不忘的唯一一次被抢救,却是他作为重症科医生的无数次日常操作之一。

幸好,当年的患者资料保存齐全,在科室同事帮忙调出王冰的就诊信息后,他也想起了当时的情景:“他症状挺重的,别人青霉素过敏三天出院,他过了六天才撤掉呼吸机等支持设备。”

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两人在同一栋楼、不同楼层的重症监护室工作。虽然近在咫尺,但繁忙的救治工作,让他们直到半个月后才得以相见。在刘清岳驻地酒店的大堂,王冰向刘清岳深深鞠躬,表达他迟来了13年的感谢。

“我们戴着口罩聊了半个小时。除了当年的事,更多的还是刘医生嘱咐我做好防护、照顾好病人。”王冰说,如今两人在微信上时常联系,他经常向刘清岳请教照顾重症病人的一些事项。

得知当年的胖男孩如今和他一样成为逆行的医务工作者,刘清岳惊讶过后,收获感满满。“他对我说感谢,但比起他从事重症医学工作、又在防疫形势高度紧张时毫不顾虑地来疫区支援,还有什么是更好的感谢呢?”

标签:
责编:徒滢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