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苏州工业园区各个部门的反应很迅速,我们对在这里发展很有信心,今年的各项计划都将稳步推进。”虽然疫情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但硕腾全球制造与供应亚太区副总裁Jeff Pruis还是用真诚的话语道出了对未来的信心。
位于文萃路的芭菲国际公寓里,来自拉脱维亚的留学生文玲正忙着写硕士毕业论文。即使在最严格的疫情防控阶段,她也没有觉得紧张。“这里会有人提醒我减少外出、戴口罩,这些举措非常好。我的家人里有医生,家人觉得我在这里很安全。”文玲目前就读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在芭菲国际公寓,像她这样的“洋住户”有150多名。
同心协力,共抗疫情,连日来,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发布多种语言版本的“公开信”,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通过细节之举帮助外籍人士、跨国企业了解防疫动态、解答疑难问题,彰显“园区温度”的同时也织牢疫情防控网。
作为江苏外籍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园区的国际化程度很高,目前共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常住外籍人员约11800人,其中外籍人才达到4300人,约占全省的1/6。
外籍人才总量实现领跑,质量也同样跟得上。园区外籍人才的学历层次分布始终保持稳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外籍人员占比不断扩大,2019年已达到84%。截至目前,园区博士、硕士学历外籍人才全市占比均超过40%,其中博士学历的外籍人才达到501人,占全市一半以上,已成为高学历外籍人才就业首选地。而根据国家外专局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园区的外籍高端人才数更是逐年增长,2019年较上年同比增长8.75%,总数超过全市的三分之一。
以全球视野构筑人才引育体系,园区设下了“高门槛”。作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新国际人才发展合作示范区”,多年来,园区坚持围绕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步绘制“产业地图”“人才地图”。在全球范围汇聚配置人才和创新资源,先后设立筹建硅谷、波士顿、休斯敦、新加坡、特拉维夫等一批海外创新创业中心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吸引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新加坡国立大学等30所中外知名院校在园区合作办学或设立相应机构,汇聚3万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打造冷泉港亚洲分会、智博会、纳博会、医药创新大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每年吸引全球3万余名科学家、产业界、投资界人士参与。
以国际眼光提升创新创业环境,园区凭借的是“真实力”。创新国际化人才工作机制,先行先试高层次外籍人才出入境政策,早在2019年初,园区就在全省首吃“螃蟹”,成为省内唯一区级可自行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全流程审批的区域。借助自贸区“红利”,出台引进外籍人才“五项新政”,外国人就业许可办结期限从15个工作日减少到3个工作日,符合条件的立等可取、实现“秒批”,有效提升了外籍海归人才便利程度。成立高层次和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从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知识产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免除人才后顾之忧,打破年龄和户籍限制,创新制定人才社保优惠政策,妥善解决了海归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的社保和医保问题。
人才引育高端化、人才发展国际化、人才服务精准化……如今,在海内外高端人才汇聚引领下,园区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循环正逐步形成,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积蓄底气和能量。(苏州工业园区融媒体中心 唐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