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一线,没有什么比治愈更“治愈”
——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纪实
医护人员祝福患者出院。范显海/摄
武汉泰康同济医院还差5个月才完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1400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奋战在这里,这座占地9万平方米的“毛坯医院”成为疫情阻击战的“主阵地”之一。
很多队员都记得,医疗队进驻医院的第二天是2月14日,天空中飘着雪花。感染八科护理负责人林守钰没想到自己的情人节会是在“抢床大战”中度过。
一大早她就蹲守在医院广场上,7点多,一辆集装箱货车驶入,车刚停稳人群呼啦就围了上去。车门打开,是几百张钢架病床,“抢床大战”就开始了。身材娇小的林守钰急得直跺脚,忍不住掉眼泪。
“大家别乱!”医院政委马学蒂拨开人群冲到最前面,指挥各个科室有序搬卸,“明天要收病人了,大家都要把自己科室拾掇好,早点开战!”
医院1000多名医疗队员来自三个军种的50多个建制团单位,党委班子成立后,“一班人”立即确定分工,倒排工作计划,并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官兵在军旗前重温军人誓词,大家的参战热情高涨。
当天下午3点,由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游建平等3位医生4名护士组成的党员冲锋队,做好防护后首次进入“红区”。听说是军队医疗队来了,一位大姐当场哭出声:“一直盼着解放军来,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游建平对这样紧张救治的场景并不陌生。2008年汶川特大抗震救援任务中,她曾背着10多公斤药材翻山越岭8小时,冒死赶到映秀镇救治伤员。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时刻准备再上前线!”
重症二科72名医疗队员连续奋战90多个小时,终于完成准备工作,正式开始接收重症患者。心梗心衰应激状态再次心梗、肾移植术后并发新冠肺炎、3名患者ARDS症状全面缓解……队员们接连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每天都有新的挑战,每天都是背水一战!”重症二科护士长李琦说。
在重症监护室里,患者床位一字排开,这里堪称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快!4床危险!”突然传来的呼叫声让重症二科主任宋勇一个激凌,患者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眼看就要休克。他迅速冲过去,开放气道、给氧、监测心率、推麻药……宋勇跪着俯向病人,瞅准气管,一把顺利完成插管。
守住了!眼看患者各项指标趋于平稳,宋勇才扶着床沿,缓缓起身。奋战在ICU里,他已经习惯了与“死神”掰手腕。
鼻咽拭子采样,因为感染风险大,患者不适度高,被视为抗疫一线的“拦路虎”。医疗队员们改变采集体位,增加遮挡面屏,并配以“温柔的滑行”手法,感染二科这项临床操作技术的改良革新,深受一线医护人员欢迎。
感染一科护士吴治敏发现患者肺功能恢复慢,自创了一套“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康复操”应用于临床,有效改善了治疗效果,被患者称为“泰康操”。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依据国家及军队规范方案,医院制订了泰康基本诊疗方案、中医药治疗方案(泰康克冠复元饮)和托珠单抗治疗方案,三个支撑方案结合一线救治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泰康方案”下发各科室。
在提高治愈率上,泰康同济医院创新4×2预警机制,党委机关专家三级包干,设置4个病情变化拐点,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提取关键核心指标,实时动态监控,病情加重及时预警;在降低病亡率上,采取科室、专家组、军委指导组三级评估质控,并建立了远程会诊机制;在降低感染率上,医院实行全员感控培训,逐人过关考核,对所有工作用房进行工程、流程再造,落实感控要求。
在抗疫一线,没有什么比治愈更“治愈”。截至3月24日,医院已治愈出院1400多人,46人从重症转入普通病房,中药覆盖率99.2%以上。
泰康同济医院还设立了病友服务中心,提供传递家属捎来生活物品、帮出院患者联系接送车辆、帮助患者家属及时掌握病情等10余项服务。
2月23日上午,武汉市民刘先生拨通了医院病友服务中心的值班电话。他60多岁的哥哥确诊收治后“失联”,且中风失去语言能力,后来打听到哥哥可能在泰康同济医院。值班员彭鸿璟迅速将情况上报,一场院内寻人活动随即在各病区微信群展开……“病人在感染十一科53床!”当天下午,医院就帮患者和家人取得了联系。
在泰康同济医院,暖心的事情还有很多。“二月二,龙抬头”,刚下夜班的护士孙新然当起了理发师,为患者提供理发服务;71岁的患者王奶奶过生日,医护人员为她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和祝福贺卡;护士长鲜继淑挨个儿跟患者做工作,调整了6张床位,为的就是让一对夫妻患者如愿住进同一间病房,方便互相照顾。
“让我们放松身体,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将手臂慢慢抬起……”3月7日,感染六科某病房内传来一阵舒缓的音乐声,正在做运动的孕妇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孕妇的爱人前不久因确诊入院治疗,怀孕31周的她在家隔离,其间出现发烧症状后入院。“没想到医院这么有心,专门把我安排到有专业妇产科医护人员的科室。”她抚摸着隆起的肚子感激地说,“特殊时期,是军队给了我和孩子安全感,谢谢你们!”
高洁 罗杨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