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四川凉山脱贫增收路上的“农科印记”
2020-04-21 16:15: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
听新闻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现在各地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在积极展开。 四川省农业科技部门,通过科技帮扶,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让一些贫困村有了特色产业,增加了收入。

眼下,四川凉山德昌县高丰村的枇杷熟了,农业专家正指导村民们如何采摘、包装果实。

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谢红江:我们这里发展早熟枇杷是非常特殊的区域,而且它的成熟期和福建、广东比,早熟三十天到四十天。

以前的高丰村,祖祖辈辈靠种植玉米和水稻为生,收入不高。省农科院的农业专家经过考察,将枇杷引进到这里。

德昌县高丰村党支部副书记 杨再平:我的枇杷第一年就挂果,挂了一二十斤,第二年我卖了1000块钱,第三年我卖了10000块钱。

看到第一批试种枇杷的人成功了,村民们纷纷加入。如今,高丰村已带动辐射周边乡村集中连片种植2万亩枇杷,村民们人均收入也增加到10000元以上。

而在昭觉县,今年3月,当地30亩的集体土地成了农科院的蓝莓试验田。

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董顺文:蓝莓种下以后,生命周期可以达到三四十年,三年以后就进入丰产期,产量可以达到一千多斤一亩。

在科技帮扶过程中,四川农业科技部门通过科学规划,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和环境特色,进行示范引导,帮助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四川省农科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 陈沧桑:我们针对这7个未摘帽的贫困县,每个县确定一到两个特色产业,由一个院领导分别负责,确定一个专家团队和首席专家,开展科技扶贫和成果示范转化。(总台央视记者罗昕)

标签:四川省;枇杷;农科院
责编:苗津伟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