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家常,制作着本地特色美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民史岱奇的首次“触电“就尝到了甜头。短短一小时直播,她卖掉了价值近6万元的面粉。一头连在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市场。即便受到疫情的影响,电商+农户的模式却在网上越来越火。
近年来,电商助农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多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的特点,把山里的宝贝换成实实在在的收益。农产品走出去,成熟的扶贫理念和致富思路留在了当地,帮助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让乡村振兴走上了快车道。
黑龙江省青冈县副县长李伟胜直播“带货”
战疫、扶贫两手抓
“大家好,我是黑龙江省青冈县副县长李伟胜……”站在网络直播间的镜头前,李伟胜显得自然、放松,这不是他第一次为农民的鲜食玉米“带货”了。
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销售受到了影响。青冈县“互联网+电商运营中心”积极在线统计农产品企业滞销情况,与淘宝直播巴巴有宝直播平台合作,网红县长上阵直播介绍鲜食玉米有时,主动对接互联网渠道,将扶贫产品黏豆包、笨鸡蛋等上线销售,效果喜人。
防控期间无法出门,青冈县蒲公英茶的创始人张亚燕则利用网络直播,带动妇女创业,学习线上电商业务知识,为妇女姐妹宣传创业,实现居家灵活就业的发展机会。
无独有偶,在山西省长治市,扶贫办、妇联等多部门专门为贫困户开设了网络云课堂学习电商知识和操作技能。让贫困户发展电商信心倍增,干劲更足。现在云培训课堂的内容除了电商和家政之外,还增加了种植养殖、面食制作等课程,目前已经有8万群众通过云平台参与培训。
除了销售农家土特产外,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土们岭镇马鞍山村还销售了一样特殊的产品:家乡美丽的景色。借助吉林省如美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共同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村民们将马鞍子山的青山绿水、秀美风景搬到了电商平台上,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前来踏青、赏景。
2019年,马鞍山村接待游客35万人次,直接和间接带动村民就业120余人,其中带动贫困户就业10人。
扶上马更要送一程
电商扶贫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不能简单地一卖了之,更要扶上马、送一程。这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电商生态体系,解决电商扶贫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们的职责就是打通消费者——农户中的堵点、难点,”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电商扶贫中心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参与到农产品种植、收集、销售、售后等全流程,实时更新上线产品,为消费者和农户建立便捷、高效的农产品供需对接渠道。
海口市秀英区永兴电商扶贫中心是海南省首个镇级电商扶贫中心 (王祝华摄)
海口市于2019年底了市级电商扶贫服务中心,并形成市、区、镇、村“四级一体”联动电商扶贫网络。海口市副市长龙卫东表示,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原则,海口市相继印发了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电商扶贫的文件,引入专业化团队开展企业化管理,创新电商扶贫形式,做大电商平台,做强扶贫产业。
早在2015年,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就提出了“互联网+县域经济”的思路,投入8000万元打造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这也成为全国首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如今,这里的年交易额已经远超当初设定的5亿元目标。
五原县电商发展也是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内蒙古立足本地实际,拓展出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带贫、平台带贫、网店带贫、产业链带贫、龙头企业带贫五条成功路径,不断提升农村牧区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牧区发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脱贫攻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做大品牌铺平产业扶贫路
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有一家独特的超市,超市里有荞麦面、藜麦、胡麻油、果脯、土鸡蛋,还有西吉土豆制作的酸辣粉等,绝大多数产品在大超市很少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打上了“科特派”的烙印。
马子睿就是一名宁夏大学的科技扶贫指导员。围绕农村电商开展培训,已培训200人次左右。同时寻找电商合作单位,合作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这间超市成了远近闻名的宁夏品牌展示橱窗。
此外,宁夏科技特派员协会也积极帮会员开拓思路,启动了“解决农民卖难”项目工程,并协助他们建立互联网销售平台。
在拼多多的旗舰店中,一个名为“老农夫”的品牌已经售出了1.6万件商品。其中最热销的是长白山的人参。这个品牌来自靖宇县大北山村。如今,远销海内外的农家产品不但创出了名头,也让大北山村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