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从纸间到心间 战“疫”如何讲“法”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切实推进依法防控”。观察人士分析,战“疫”时期各方高度关注法律制度查漏补缺,促使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将产生深远影响。
立法:堵住法律漏洞,补上制度短板
据统计,70%以上的新发传染病与野生动物有关或来源于野生动物。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针对各界反映强烈的滥食野生动物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中国立法机关将修改动物防疫法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计划,加快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修改进程,并在修法前先行通过专门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于文轩认为,不当利用野生动物的巨大的风险性及其导致大规模疫病传播的可能性未受到足够重视。依托于规范化的名录制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南,制定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的专门规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学界呼吁20余年的《生物安全法》也进入了立法“快车道”。201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对生物安全法草案进行初次审议,草案主要内容包括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等。于文轩等专家提醒,在制定综合性的生物安全立法过程中,有关主管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与配合至关重要。
根据战“疫”进程,立法机关不断充实防疫法律“工具箱”。一方面,中国多地人大常委会密集通过决定,对政府依法防控疫情开出“授权”;另一方面,及时调整重点,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持续新增,全国人大内部已组建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改工作专班,争取尽快督促启动修改工作。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杜涛认为,面对疫情,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都结合各自国情颁布一系列应急法律。德国防疫成绩领先于许多欧盟国家,既与其医疗条件、社交文化密切相关,也与国家施行政策分不开。
执法:审判不“打烊”,执行不“打折”
截至4月16日,全国检察机关共审查批准逮捕涉疫情刑事犯罪案件2910件3517人,审查提起公诉1980件2416人。截至4月13日,全国各地法院一审受理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1946件2474人,审结1196件1406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各级法院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将诉讼服务从‘线下’移到‘线上’。”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说。2月3日到3月20日,全国法院累计网上立案近55万件,网上缴费近45万件,网上开庭超过11万次。
最高法先后发布三批26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检先后发布十批55个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新分析典型案例时说,这彰显出中国防控疫情的刑事司法理念之发展,标志着在防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刑事法治化水平的进步。
有法学专家注意到,司法机关因时因势调整法律战“疫”方针。疫情集中暴发初期,侧重于严厉打击和震慑涉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时期,则注重于“化解矛盾、修复损害”。常态化疫情防控对法治提出更高要求,既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也要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守法:增强法治观念,齐心合作共治
数据显示,截至4月初,检方批捕的涉新冠肺炎疫情犯罪案件数、人数已分别达到“非典”时期的八倍和五倍左右。发案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涉疫网络犯罪突出。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认为,从中也反映出新时代民众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求发生变化,“法治更严密、执法更严格”。
特殊时期,人们以法治求取社会“最大公约数”。各级法学会、研究会发动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10万余人,组织法律服务活动近5万次;检察机关收到民众反映疫情防控工作突出问题或举报危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线索上千件,依法及时处理,形成良性互动。
“法治社会养成,重点并不在于法律法规的制定,而在于守法意识的普遍性养成。”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王志远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些人违法犯罪、谋取不法利益的“机会”,也应看到,中国人民最大程度执行防疫工作各项要求,物资流转供应正常,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彰显公民守法意识建设的卓越成效。
“徒法不足以自行,鉴于既往诸多教训,最为基础性的是增强各类主体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的应急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莫于川指出,常态下仍须加强疫情防控法治教育、培训和演练,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能力,实现“政民齐心合作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