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马文强母亲当年与护路人在公路旁合影留念。马文强 供图
中新网西宁5月2日电 题:守护青藏公路的三代人:“把守护延续下去”
作者 孙睿 吴婷婷
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柴达木盆地,青海省海西公路总段的马文强一家三代接力65年,用实际行动将青春奉献给了青藏公路养护事业。
“修好公路,保障畅通,是外公和母亲最大的梦想。”马文强说。
第一代公路人的风里、雨里、泥土路
“上世纪50年代,公路道班的养护工具简陋,手推车一台、铁锹、锄头、扫帚各一把、撮箕一个、筛子一张,就是养护工人的全部家当。”马文强回忆起外公刘万成给自己讲的故事,大家总是迎着旭日出,伴着晚霞归。
马文强介绍,1955年,外公跟着筑路大军进了西北就音信全无,后来工作稳定了才回到河南老家,把家里人接到青海,留在海西公路总段花海子公路段。
当时的路面等级是最初的砂砾路面,全凭人拉肩扛的养护方式保障道路的畅通。为了方便刮路、养路,职工都要住在地窝子里,吃雪水、喝雨水、挖野菜来保障自己的基本食宿问题。
“由于外公常年的风餐露宿,饮食不规律,甚至温饱解决不了等问题,最终得了食道癌,1975那年,因医疗条件有限,外公因癌症去逝。”马文强说。
第二代公路人的机械施工砂石路
由于外公的离世,马文强的母亲刘淑梅很早就扛起了外公的铁掀。
1984年,刘淑梅在青海省海西公路总段大柴旦公路段参加工作。手扶拖拉机在砂砾路面作业的喧嚣,成为马文强儿时印象最深的声音。
“那时的道班房已从地窝子搬到了砖瓦或土坯的平房,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养护作业方式也算是解放了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刘淑梅说,但机械的加入并没有完全解放养护工的劳动强度,依然还是起早贪黑的工作着。
“上学的时候,母亲要去野外的道班上班,学校开家长会时,父母都不能到场,周末,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陪着在广场上散步,而这样的场景却成养路工孩子们奢侈的梦。”马文强回忆道。
上世纪80年代,砂砾路变成了柏油路,高速公路摆脱地域、环境的限制正在连接省与省、市与市,海西高速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儿子,这是你外公的铁掀,只为守护好青藏公路。”刘淑梅说,这是姥爷的使命,也是姥爷的责任,要延续下去。
第三代公路人的橘色延续
马文强说,小时候经常听母亲给他讲述姥爷和她们那个年代公路人的故事,于是,他便下定决心,将来也做一名公路人。
2007年,马文强退伍后,被分配到海西公路总段工作,他扛起了外公和妈妈的铁掀。
“参加工作那年,青藏公路养护已有了质的飞跃,从小道班到大工区、从人拉肩扛到机械化、从手扶拖拉机到空调大巴。”马文强说。
“这十几年来,我感受着青藏公路发生的巨变,也感慨地窝子和道班房的苦涩。回想外公和母亲艰苦的付出,他们仅仅就是想把路修好,把路养好,让这条经济枢纽能够畅通。”马文强说,未来如果孩子愿意,也想让孩子扛起铁掀,让橘色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