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节课,6.5亿次播放
清华附小用电视直播“撬动”全国多地学生线上学习
北京时间早上7点多,新疆喀什刚刚破晓,疏勒县巴仁乡15村小学的穆妮热·阿卜莱提早已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教育部组织的“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同一时间,来自内蒙古、西藏、云南、重庆等地的小学生也在收看。
这套持续了近4个月的小学课程,是由一所小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提供的。她们在辅导本校学生居家学习的同时,给全国小学生奉献出优质课程,推动线上教育的发展……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学科课程
疫情来临,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统计,疫情影响到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许多学校停课,超过15亿儿童和青少年受到全球疫情影响。
教育部1月27日下发了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做好学生在家开展自主学习的保障工作。应教育部要求,清华附小承担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直播的小学阶段全部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这《同上一堂课》栏目中播出的小学直播课,覆盖德智体美劳所有学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到体育、艺术、心理,清华附小的教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精湛的授课水平吸引了电视机前的家庭。播出不到两周后,收视率上涨超过539%。
“北京的老师讲得真好!”“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语衔接自然,讲解声情并茂,向老师们学习!”……来自全国各地的留言、来信雪片般飞来,让疫情期间备课的教师感到欣慰。
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校长黄敏激动地说:“作为武汉的教育工作者,在我们为孩子们学业焦虑的时候,你们每天把温暖、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眼前,让北京和武汉的孩子们可以‘同在蓝天下,同上一堂课’”。
从2月17日开始,232名一线骨干教师在线授课,共推出816节课,直播至全国各地。截至5月22日,直播及点播的总播放量达6.54亿人次。每日直播留言超过1万条,这背后是老师们的艰辛努力。
“面向全国的直播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依据电视平台再加工的教育输出。看似轻松的画面背后,是全力以赴的刻苦训练。”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告诉记者。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说:“‘同上一堂课’竖起了线上学习新的里程碑,把看电视变成用电视。这次成功实践注定会写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上。”
让学科课程不枯燥的“秘诀”
直播课堂开播后,学校收到了来自湖北、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福建、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区学生的积极反馈。让电视课程不枯燥的背后,蕴含着师生打造优质课堂的“看家本领”。
如何在电视上给小学生讲好课?“只有15分钟,但它不是常态课40分钟的压缩版。”考虑到电视直播不能即时互动的特点,老师们通过课前调研,预设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据此进行备课。线下教研超过360次,线上教研超过2400次,以“预学、共学、延学”三流程、“情境调动、问题驱动、工具撬动、平台互动”四推动,促使直播课上出高水平。
首先,老师们在前一节课中,提示学生预学,带着问题走进下一节课的课堂;课堂中设置共学板块,留出自主学习和学伴学习时间和空间;课尾延学,教师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提示与指导,让学生从“自己学习”到“自主学习”。
其次,以工具撬动为例,老师们想方设法超越“屏对屏”,用自创的字卡、思维导图、情感曲线图、演示模型等各类工具,让电视机前的学生动起来、做起来,让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工具化。
青年教师易博说:“如同犁杖代替了石器,汽车代替了马车,人类发明了工具,本质上都是一个时间的容器,它里面储存了多余的时间。借助图表类、操作类等工具调动学习卡点,让思维和情感看得见,以更短的时间达成学习效果”。
此外,学校还研发了供广大学生自主选择的“自主学习资源包”——包括自主学习、自主锻炼、沉浸式阅读、劳动实践、自主选修等板块,“资源包”为家长省去筛选海量资源的精力,还引领同学制定《居家自主学习计划表》,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不断挑战自我。
探索“未来小学”教育新形态
在线教育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切断”了线上师生之间互动交流。通过4个多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探索,清华附小的教师们对教育变革的方向有了更多体会:我们再也不会回到传统课堂了。
在抗“疫”期间,引导学生用好直播课,将线上指导与线下学习融通,老师们已经熟悉了腾讯会议、Classin、Zoom、钉钉等软件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过去在线上课很容易变成‘我讲你听’的单向度知识传授。随着技术的发展,互动越来越容易了。”副校长汤卫红说,“网络可以邀请专家、嘉宾等外部人员参加,容量远超现实中小小的会议室。”
复课后,清华附小结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机制研究”委托课题,正在进一步深化探索,为全国基础教育学校提供具有示范意义的育人工作机制、学校管理规程,进一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窦桂梅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开学复课以后还将继续寻找“家校共育”新路径,多种资源并举,让线上学习成为学习与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教育进入人与人、甚至人与人工智能共同协作的时代。
未来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技术可以取代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推动教师职能角色发生持续性优化,并将引领基础教育的实践创新、复杂决策、情感关怀、人文激励等更大的发展。(记者赵琬微、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