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 “科技+管理”成为新趋势
上海垃圾分类,一周年答卷如何?
去年7月,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
一年时间即将过去,申城的垃圾分类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正在发生:居民家里的垃圾桶多了,垃圾厢房变整洁了,志愿者的活儿逐渐少了,垃圾分类已从新时尚变为家喻户晓、人人践行的好习惯。
据上海绿化市容局报告,上海1.3万余个居住区的垃圾分类达标率由2018年底的15%提高到2019年底的90%,基本形成了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今年5月,全市湿垃圾分出量达到了垃圾分类实施以来的最高峰……
从“他律”到“自律”
上海的垃圾分类并非从一开始就推行得顺利。当初“一刀切”式的垃圾分类条例从放任自由直接进入严管严查模式,不仅在社区设置专人看管垃圾桶,还有严格的罚款制度,这让大多数原本没有分类习惯的市民感到措手不及。
垃圾分类能否成功,考验的是市民素质,要从“他律”实现到“自律”的转变。“带着大家做”好过“喊着大家做”,上海在第一时间上线垃圾分类查询小程序,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帮助人们了解、掌握分类的原则与技巧。
6月15日上午8时,在徐泾镇民主村3号垃圾分类投放点,志愿者正在询问前来投放垃圾的住户信息。登记好信息后,居民自觉地把袋子里的果皮、菜叶倒进了湿垃圾桶,又使劲抖了抖塑料袋,把袋子扔进了旁边的干垃圾桶里。随后志愿者会根据居民的分类纯净度做出相应的标记,并在月底将信息反馈为一张评比表予以公示。经过居民与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目前,民主村的垃圾纯净度都在92%以上,每天“分类扔垃圾”已成为居民的习惯。
有法律法规支撑,有市民全员参与,有志愿者全程引导,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越发浓厚。
一小区一方案
按照“定点要坚持,定时要灵活,撤桶要鼓励,破袋要引导”的要求,上海坚持因地制宜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坚持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好“一小区一方案”,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五里桥街道海悦花园小区有上千户居民,居委会公示撤桶方案后,有居民表示,《条例》并没有强制撤桶条款,物业费中包含了每层楼道的垃圾回收费用,不该撤桶。
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联合小区业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为此在小区内开展了调研,对居民提出的意见进行征询,设定了“集中投放”和“自治投放”两个方案。其中,“自治投放”的前提是每个楼层所有住户签约,确保干湿垃圾有效分类,若连续5天不达标,居委会有权撤走该楼层的垃圾桶,改为“集中投放”。
“签约后设干湿垃圾桶,桶长负责制落实责任,小区品质观察员同楼栋监督,垃圾管理员规范收集,每周公示。”这是居民协商后的自治公约。签约后,约11个楼层垃圾分类投放没能达标,遂按约定撤桶。
最终,约35%的居民自愿“集中投放”,更多居民实行“自治投放”。一个小区两种投放方式,管理民主让居民心气顺了,生活垃圾分类也落到了实处。
智能化监管见成效
在做好垃圾分类过程中,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也发挥了作用。
在西郊家园垃圾厢房旁的电子屏幕上,今日厨余垃圾投放量、可回收垃圾投放量、有害垃圾投放量等数据在屏上一一显示,并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垃圾产量较多的时间段,社区居民委员会便会加大人员的投入。
在小区中央广场,好嘞社区服务亭配备智能垃圾回收箱和便民服务设施设备,居民将纸箱、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扔进智能垃圾回收箱后,经过自动称重等程序,便获得了一定积分。
上海一些区域已实现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一网统管”体系,通过“科技+管理”,用智能化手段探索垃圾分类实效实现长效常态,实现“一屏观分类、一网管全程”。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城市执法、市场监管、网格管理等平台数据以及社会信息,建立全程分类可追溯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投放、收集、运输、中转、处置全程监管体系,提高应急调度处置能力。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徐志平表示,2020年上海垃圾分类的大方向是“科技+管理”,以改变人海战术为主的管理模式。相信这必将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趋势和方向。
据了解,今年上海将继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实现95%以上的居村及单位垃圾分类实效达标、85%以上的街镇分类实效达到示范水平。
钱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