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生命摆渡人——内蒙古援鄂救护转运队日记
2020-06-28 15:52:00  来源:新华社  
1
听新闻

新华社客户端呼和浩特6月27日电(记者赵泽辉)端午假期,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石文静和家人一起吃粽子,但她的视线时不时落在桌上的手机,生怕错过患者紧急情况通知。这种守着电话箭在弦上的感觉,她再熟悉不过。

2月11日,石文静踏上前往武汉的列车。与她一道的,是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肿瘤医院、内蒙古中医院和内蒙古第三医院的4名护士和5名驾驶员。他们共同组成了“内蒙古红十字转运协和队”,石文静担任队长。

第二天清晨,路上空无一人,店面都关着门,安静得令人窒息。石文静背着防护服,步行20分钟,来到武汉协和医院,她看见几个人穿着防护服,在医院门口消杀。发热门诊前人们排成长队,不时传来咳嗽声,她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气。

石文静说:“当时看到这种场面,不免有些紧张、焦虑,但我意识到作为转运队长,我必须冲在前面,给队员们做榜样,当好生命摆渡人。”

初来武汉,人生地不熟,石文静带领转运队员利用休息时间,骑着自行车熟悉转运路线,以便在转运途中节省时间。

转运队每班最短6个小时,长则17个小时。有时晚上12点下班,消杀完毕常常到凌晨2点以后。不管风雨,不分昼夜,无论饥饱,只要电话响起,转运队就得马上出发。

转运队员以负压救护车为家,一天大半时间在车中度过。“每天在车里待太久,每个人都会出现恶心、缺氧、眩晕等症状,但大伙都咬牙坚持,谁都没有抱怨。”石文静说,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很容易胸闷气短,另外车内空间狭小,处理患者时,动作稍大就会把防护服刮破,使队员们有被感染的风险。

有一次武汉方舱医院需要转运41名新冠肺炎患者,转运队接到任务立即出发。41名患者之中有母女、夫妻、姐妹、同事,年龄最大的患者81岁,最小的24岁。

当石文静要扶一名病情较重的患者上轮椅时,他说:“我自己来,保持距离,不要感染你。”石文静看着他说:“你都不怕,我怕什么,来吧,我扶您上去。”

转运最后一位患者时已经是当天下午2点,石文静不吃不喝工作了 6个小时,感觉心慌、憋气,瘫软地靠在医院走廊墙上。

患者看到石文静疲惫的样子,说:“姑娘,不着急,休息一下我们再走,辛苦你们了。”看到患者担忧的表情,石文静说:“阿姨我没事,可以坚持,我们早一分钟到医院,救治希望就多一分。”

听到阿姨哽咽地说医务工作者是真英雄,石文静觉得身上的责任感更加强烈,疫情不退,他们不能退,一定要与武汉人民共渡难关。

一位91岁的骨折患者,在武汉协和医院入院后查出患有新冠肺炎,病情加重需要转院。由于老人不能活动,患者电梯封锁,而员工电梯不能转运感染患者,转运队只能使用步梯。

眼看老人呼吸越来越困难,石文静和搭档商量后,决定用担架把老人从6楼抬下去。

对于只有90斤的石文静来说,抬患者用尽了她全身力气。当把老人安全送到目的地时,石文静防护服里的衣服都湿透了,护目镜一片模糊,靴套里都是汗珠,两条腿不听话地颤抖。

石文静每天睡觉时间不足5小时,由于过度劳累,3月12日她也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按照规定,她必须接受隔离检查。

虽然去武汉之前石文静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想到家人她心里依然十分不舍。她写好遗书,录好视频,等待检查。

第二天来接石文静去医院检查的车,正是她每天乘坐的负压救护车;来接她的人,正是一起奋战了30多天的战友秦瑞文。秦瑞文用坚定的眼神看着石文静说:“队长别怕,我们等你一起回家!”石文静回忆说,当时队友简短的一句话是最大的鼓励。

检查结果出来了:血常规正常,双肺无异常,核酸检测阴性。石文静说:“那天阳光格外温暖,我望着家的方向,看到了希望。”她休息两天后再次回到岗位。

石文静所在转运队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内蒙古队其中一支,她与其他23名队员在武汉工作40天,出车1144次,转运患者3683人,行程超过15000公里。石文静说:“每当看到患者微笑,伸出大拇指向我们表示感谢的时候,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