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胜利的回响 | 第六集:《云端的较量》
2020-10-21 11:38:00  来源:央广网  
1
听新闻

央广网10月20日消息(记者 彭洪霞)“04号战斗突击,08号向我靠近,09号拉起来,拉起来,后面有敌机。报告师长,敌机向南逃跑,07号,保持队形……”

这段惊心动魄的空战对白,出自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的电影《长空比翼》。这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空军题材的优秀影片,主要讲述了以志愿军飞行员张雷为代表的人民空军,在朝鲜战场与强敌较量,经过血与火的淬炼,不断成长壮大的故事。

电影播映后,志愿军飞行员的英勇善战和对祖国人民的一片赤诚,深深打动和感染了亿万观众;片中激烈震撼的空战场面,也深深印刻在了空军专家陈洪的记忆里。

陈洪:“我小时候就看过这部电影,那时候还是露天电影,在孩子的记忆里,感觉空战场面非常惊险刺激。心想着长大了我也要加入空军。后来梦想成真,加入到空军队伍后,回头再来看这部影片,从中悟到飞行员张雷个人成长的路线,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艰难坎坷发展的历程。”

影片《长空比翼》中,主人公张雷原本在陆军当兵,他的未婚妻因为遭遇敌机轰炸而生死未卜,为了给未婚妻报仇,他毅然加入了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和影片中的主人公张雷一样,今年88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马占民也是陆军出身,时至今日,回想起自己当年从5万名陆军战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的经历,老人仍然激动不已。

马占民:“当时挑选飞行员,主要按照三个标准:根据身体,根据文化程度,根据打仗的勇敢精神。我所在的三纵,5万人选了124个人,最后经过体检、文化考试等层层筛选,5万人只有3个人可以加入飞行员队伍,我算其中一个。我高兴得三天三夜没睡着觉。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我还是忍不住流泪,太难太难了!”

对马占民和战友们而言,飞行员选拔过程的艰难仅仅是个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还不到一年,空军第一支作战部队第四混成旅组建刚4个月时间,尚处于蹒跚起步期。而前方战场上,由于美军掌握着制空权,志愿军官兵入朝时,频繁遭遇空中打击,1300多辆运输车,20天内就被美军飞机炸毁600多辆,后勤补给面临极大困难。于是,以最短时间形成战斗力,支援前方战场,就成为人民空军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志愿军老战士李增发回忆说,那时,为了早日飞赴朝鲜战场,他和战友们夜以继日加紧训练,风雪无阻。

李增发:“按现在的大纲,在航校飞行培训就得4年才能出来,我们就这么多人,一年之内也就飞了3个月, 8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就要参加抗美援朝战斗。抗美援朝的任务是艰巨的,朝鲜战场很需要我们,但是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敌人的航空、火力、装备比我们强大,我们才是刚刚学出来的小飞行员,1950年我才19岁。”

当时,在朝鲜的上空,志愿军空军要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美国空军拥有14个联队,各型作战飞机1200多架,大多数飞行员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时,人民空军仅有新组建的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各型飞机不足200架,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没有任何空战经验。然而战局急迫,尽管敌我实力悬殊,但祖国需要就是唯一选择。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秘书孙维韬接受采访时,引用刘亚楼的话说,“我们等不及了”。

孙维韬:“连苏联专家都不敢相信,说你们这样技术水平的飞行员上去和美军战斗,等于是全部送死的!”

1950年12月,斗志昂扬的志愿军空军为国出征,驾驶战鹰飞越鸭绿江。此后的朝鲜上空,再不是美国空军的独角戏,而是中美战机的竞技场。志愿军老战士马占民回忆起当年出征时的情形,激动得热泪盈眶。

马占民:“过了江,有人喊了一句话,‘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后边一个战友就说,‘打败美国野心狼’!大家就这样通过无线电互相鼓励着,每个飞行员心情都很激动。”

1951年1月21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不畏强敌的志愿军空军首次向敌人亮出了锋刃。这天,美国空军20架F-84战斗轰炸机,气势汹汹地沿平壤至新义州一线飞来,企图轰炸志愿军的铁路运输和宣川地区。

志愿军空军第4师28大队大队长李汉率6架米格-15战机紧急起飞迎战,对敌军发起猛烈攻击。激战中,双方的战斗编队都被冲散,但李汉操纵战机紧紧咬住了美军编队长机,距离300米时,他果断按下炮钮,美军编队长机被击中后瞬间急速向下,拖着长长的黑烟落地坠毁。师长方子翼立即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报告给了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方子翼:“打下来这一架飞机,大家高兴得要命。我就发电报给刘司令,刘司令也高兴得很。刘司令回电报,鼓励说这一战绩等于揭开了中美空战之幕。”

首战告捷,志愿军空军士气大振。10天后,李汉和战友再次击落、击伤各1架美机。10天之内连打3仗,击落击伤敌机3架,英勇的志愿军空军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美国飞行员后来心有余悸地说:“他们好像要跳出飞机和我们近身格斗似的。”空战中敢于刺刀见红,靠的是什么?志愿军飞行员李增发给出了答案:“咱们靠的就是这股子劲儿!”

李增发:“对于我们来讲,就要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但是再勇敢、再不怕死,不能拿打狗棍子来和敌人打仗,必须要有利器。志愿军的利器,就是飞机加上飞行员不考虑生死这么股子劲儿。”

经过几轮激烈的交锋,美军发现老式的F-80、F-84根本不是米格-15的对手,于是便将大批最新式F-86“配刀”喷气式战机运抵朝鲜,作战飞机很快超过了1400架。1951年夏,自以为占据空中绝对优势的美军针对志愿军运输线悍然发动了“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绞杀战”。一时间,在朝鲜战场的上空,中美空军展开了世界空战史上喷气式战斗机之间规模最大的战斗。

陈洪:“从1951年9月起,志愿军空军实行多批部队轮番参战。其中,9月25日、26日、27日,志愿军空军连续三天与美军机群展开了有200多架次飞机参加的大空战。”

9月25日的战斗,打得空前激烈。志愿军空军第12团大队长李永泰,率队与16架美机展开英勇搏击。李永泰所驾米格-15战机的机身被打出56个窟窿,发动机都一度熄火了。然而,勇者无惧,李永泰沉着冷静,凭借精湛的技术巧妙地摆脱了敌机,安全返回基地。当战机滑回地面时,师长方子翼和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方子翼:“他就这么着把飞机滑回来了,落到安东机场,苏联的战斗员跑来一看说,‘哎呀,这哪里是飞机啊,这是坦克’!所以,李永泰有一个诨名,叫做‘空中坦克’。”

就在同一天的战斗中,志愿军飞行员刘涌新成功击落美国空军一架号称“王牌”的F-86战机,让美军吹嘘的“配刀”神话在炮声中瞬间破灭。气急败坏的敌人集中火力对刘涌新发起攻击,年仅22岁的英雄飞行员刘涌新壮烈牺牲。战友的离去让师长方子翼心痛不已。

方子翼:“他是个新飞行员,他打掉了敌人1架F-86,他是志愿军空军第一个打下F-86的。他的炮弹打完了以后,人家6架飞机一起打他一个,把他打掉了。”

勇者无畏,勇者无疆。战友血洒苍穹,更激起志愿军空军官兵无穷的斗志。他们在空战中一往无前,逼近敌机就猛烈开火,敌人躲闪,他们就边打边追,不怕碰撞,也不管什么危险距离,活生生把空战打成了“空中拼刺刀”,让敌人心生畏惧。一次,美军发动大规模轰炸,时任空军第3师7团一大队大队长的刘玉堤奉命率队追击,敌人故意发挥技术优势贴着海面飞。超低空海上飞行非常危险,但刘玉堤和战友全然不顾,紧咬不放,在距海面仅一二百米时,才向敌机发动攻击。

刘玉堤:“我们贴向海面飞,越跑越低、越跑越低,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一炮打下了一个。打完以后,他僚机往上一拉,正好到我机头100来公尺。我一开炮,只打着敌人后头。我又紧追他,一追,他跑到山沟里去了。我就一个念头,非把你打下来不可!敌机飞着飞着遇到前面有一座大山,我抓住他爬升的机会就一炮把他撂到山上了。”

这一仗,刘玉堤先后击落4架敌机,创下志愿军空军一次空战个人战绩最高纪录。那时的刘玉堤,年龄不过28岁,飞喷气式飞机仅仅15个小时。刘玉堤说,支撑他敢于长空亮剑的信念就是为国争光。

刘玉堤:“死了就死了,根本没有害怕的念头,就考虑到为祖国争光啊,为空军争光。”

在朝鲜战场上,空军原司令员、时任志愿军空军第3师9团一大队大队长的王海,是敌军眼中的一个传奇,他所在飞行大队共参加空战80多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尤其是1951年11月18日那场战斗,打出了志愿军空军的赫赫威名。当天敌人出动184架飞机实施大规模轰炸,王海率领6架战机奉命升空迎击,在肃川上空与美军五六十架战斗轰炸机相遇,王海和战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飞蝗般的美机群展开攻击,最终成功击落5架敌机,自己毫发无损。

王海:“山东人有一句话,老子把脑袋瓜子别在裤腰带上,什么都不怕。我们土话就是这个,有这种精神,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宁可死了,你也得完成任务,对不对!很简单,勇往直前。”

空中战场上一次次受挫,让狂妄的美军恼羞成怒,他们派出更多飞机投入到绞杀行动中,以至于那段时间,敌机经常像蜂群一样遮蔽着朝鲜的天空。而志愿军空军则采取轮番进入、由少到多,以老带新、老新结合的办法,以师为单位陆续参战,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斗中锻炼成长。

在影片《长空比翼》中,飞行员张雷多次主动请缨,要求参加战斗。这真实再现了志愿军飞行员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争先恐后积极请战的感人场景,尽管他们心里十分清楚,每一次出征都意味着巨大的危险。志愿军飞行员马占民至今还记得,自己和战友们第一次战斗出动,就在空中遭遇美军飞机的偷袭,当时的战况万分危急。

马占民:“一时间,美国的飞机就包抄过来了,60多架对我们20多架,我飞着飞着,就听见后面‘当当’射击,朝我们干起来了,敌机冲上来了。我们赶紧投副油箱,和敌人战斗!我发现两架飞机攻击我们长机,说什么也不能让长机被击落了,我转过来以后三门炮一打,其中一架敌机就溜走了。”

这次突然遭遇美军大机群的偷袭,我志愿军空军损失惨重,这让指战员们强烈地意识到,创新战术战法迫在眉睫。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亲自带头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一域多层四四制”的空战战术原则。空军专家陈洪介绍,经过实战检验,证明这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战法。

陈洪:“就是在一个空域要多层次,每一个层次中都是4架飞机的编队,实施双机掩护、双机攻击,相互轮番掩护攻击。这一原则,是志愿军空军空战战术从实践到理论的一次成功的飞跃。”

1952年2月10日,34架美国军机对军隅里附近的铁路线进行轰炸。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快速升空迎战,运用全新战术与美军战机展开了殊死较量。在这次战斗中,志愿军空军第4师大队长张积慧与战友密切配合,成功击落多架敌机,这其中就包括飞行时间超过3000小时、参加过二战266次空战的美军飞行员戴维斯,在美军中引起极大震动。让美军更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更多美军王牌飞行员被志愿军空军击败。这一个个空战传奇的背后,是志愿军空军的英勇善战,是英雄飞行员们的流血牺牲!

抗美援朝战争中,116名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血洒长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高擎起新中国不可侵犯的尊严。24岁的飞行员孙生禄,驾驶着熊熊燃烧的战鹰,毅然撞向敌人机群;为了粉碎敌机的偷袭行动,飞行员范万章来不及报告就单枪匹马奔向战场……在与戴维斯的空战中,张积慧的僚机单子玉壮烈牺牲。为了怀念亲爱的战友,战斗英雄张积慧把单子玉的一缕头发剪下来,揣在怀里,直至战争胜利。

张积慧:“我们牺牲两个团长,第一个团长是从国民党部队起义的,叫赵大海,作战中牺牲了。第二个团长叫陈亮,他本来安全跳伞了,美军又去对他的伞扫射,他也牺牲了。击落戴维斯那次,单子玉是我的僚机,掩护我击落戴维斯,所以这个功劳不能说是我一个人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空军在朝鲜上空倾泻了69万吨弹药,轰炸密度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面对堪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年轻的人民空军从不会打仗到学会打仗,从小规模战斗到较大规模空战,先后击落美机330架,击伤95架,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开辟了让美军闻风丧胆的“米格走廊”,圆满完成了争夺制空权、掩护交通运输、保卫重要目标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任务。至1953年底,人民空军共发展到28个师70个团,拥有各型飞机3000多架的规模。空军专家陈洪说,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在世界空军建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陈洪:“世界从朝鲜战争中认识了新中国,也从朝鲜的空中作战中,认识了年轻的中国空军。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并肩携手战斗,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上和美军进行了浴血厮杀,从而使陆军部队伤亡大量减少,作战效果相对提高。志愿军空军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这支人民空军71周年建设的法宝。”

在电影《长空比翼》片尾,出现了“祝年轻的人民空军成长壮大”的字样,表达了祖国人民的美好祝愿。70年砥砺奋进,今天的人民空军不负重望,歼-20呼啸苍穹、运-20大鹏展翅、新型地空导弹威猛列阵……

近日,在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的一次演练中,以志愿军空军功勋飞行员王海名字命名的“王海大队”年轻飞行员陈鑫浩,面对多批“敌机”的拦截,与战友灵活协同、勇敢出击,一举击落“敌机”17架。而他驾驭新型改装战机的飞行时间刚过100小时。“王海大队”大队长杨俊成说,志愿军空军的精神依旧在新时代中国空军飞行员身上传承。 杨俊成:“这种情形,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空战情形何其相似,尽管跨越历史的天空,但我们飞行员骨子里的胜战精神仍然充盈如初: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

标签:
责编:戴凌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