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这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标志,也是国家力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就在几天前,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篇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简称:意见)的文件一经发布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意见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被提及。
“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2021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到的这些内容为奶业的全面振兴指出了明晰的发展方向。
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奶业全面振兴的主战场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调整、转型和升级,我国奶业产业素质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对于当前的奶业发展,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在年初的内部会议中明确表示:“目前,大型规模化养殖、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奶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和平村村民在伊利帮助下众筹建设现代化牧场
中国奶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牛奶产量3440万吨,比2015年增长8.2%;接近全球牛奶总产量的5%,位居世界前列。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195.6亿元,比2015年增长26.1%,高于食品工业平均增速。2019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35.8千克,比2015年增长4.9千克。
但产业竞争力不强、养殖加工发展不平衡、产品供需结构不平衡、市场消费培育不充分等突出问题仍是奶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对于如何加快奶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奶业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将聚焦生产、提高奶源自给率,视为需首要解决的关键。
从当前奶业发展情况来说,距离奶业实现全面振兴还存在哪些差距?
以奶类生产为例,高鸿宾在内部会议中提到过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我国牛奶增长260万吨,年均增加50多万吨。目前,全国奶类需求每年5500万吨,五年后至少是6000万吨以上,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 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50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目标要求,到2025年,牛奶产量需要增加约1000万吨,年均增加约200万吨,艰巨的任务,要想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加倍努力。”
多地落实奶业振兴行动规模化牧场成发展主流
近年来,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相关政策在多地落地。
甘肃以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宁夏自2019年以来按照“强基地、优结构、提质量、育龙头、促融合”的思路,助推当地奶业转型升级;四川积极建设乳品加工基地,鼓励安宁河流域和川西高原的河谷地带发展奶牛养殖,支持藏区发展牦牛奶生产……
目前,全国31个省份以省政府名义已印发奶业振兴意见或工作方案,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三省区制定了发展千万吨奶工程的实施计划。
如今,标准化、规模化牧场已经成为发展主流。中国奶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4%,比2015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国荷斯坦奶牛单产水平达到7.8吨,比2015年增加1.8吨;规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565家,比2015年减少73家,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规模奶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伊利组织中外专家为牧场提供技术指导
深耕行业多年,以伊利为首的多家乳企因地制宜,以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发展自身的同时,通过带动地方奶业转型升级,助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奶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央1号文件中,“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的指示彰显了国家坚定奶业振兴发展的鲜明态度,明确奶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近年来在上游奶源建设方面的成绩给予了最有力的肯定。
赋能多地中小牧场 伊利助力奶业振兴
越来越多的乳企加入到奶业振兴的大潮中,他们凭借丰富行业经验洞悉直击产业痛点,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为急需转型升级的牧场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为产业持续供能。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伊利不断提升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群的建设速度,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等地,投建了九大乳产业集群项目,通过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牧场、智能乳品加工厂,打造国家级种养加一体化项目,建设世界级的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目前,这些项目都已经开工建设。此外,伊利还将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带到全国各地,在黑龙江、河北、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等地建设产业集群。
面对奶业长期以来存在的“技术弱、融资难、风险大、转型慢”等难题,伊利通过涵盖技术联结、金融联结、产业联结、风险联结的“四个联结”机制,有效解决农牧民实际困难,充分发挥现代奶产业集群的引领优势,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解决邯郸市肥乡区淼潽牧场牧场单产水平无法突破的问题,伊利推动淼潽牧场导入SOP管理这一先进的标准化、规模化牧场管理模式,指导牧场专业养殖和日常管理,原奶品质提升显著,淼潽牧场全年增收300万元;2017年,为助力打造规模化牧场,伊利出资推动巴彦淖尔市100多个中小牧场整合,促成俊峰牧业的建成,并在当地创新探索出“龙头企业+村党总支+合作社+村民”众筹牧场模式,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
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在发展当地奶产业的过程中,伊利投资打造现代化奶产能业基地,不仅建设了当今最先进的绿色智能化乳产业生产基地,而且帮助当地引进奶牛养殖牧场、智能化包装、饲料厂等多个产业项目,将其培育形成“1+6”奶产业集群。该生产基地全部建成投运后,其年产值将达160亿元至170亿元。直接吸纳社会劳动力5000多人,间接带动原料拉运、牧草种植、销售服务等2万多人就业。
截止到2020年,武威市引进内蒙古、宁夏等10个设计总规模7.2万头的奶牛牧场已基本建成,已有5个奶牛牧场,进牛1.3万头。目前,全市大型牧场已达13个,奶牛存栏达4.1万头,日产鲜奶达290多吨。
据不完全统计,伊利帮助合作牧场的奶牛日单产水平整体提升突破8公斤,带动500万养殖从业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自2014年以来,伊利已为近千家合作牧场,累计提供约200亿元的牧场资金。
“作为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企业,我们联结着14亿消费者和数百万农牧民,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信赖与支持。”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伊利是全国乳品行业唯一入选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伊利董事长潘刚表示,“所有伊利人将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展现担当作为,行善利他,善尽社会责任,以产业兴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梦想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