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 郎朗) 近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集中通报了云南、安徽、辽宁等8省份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山变成了水泥山、编造材料应付环境督察、“开膛破肚”式开采……督察组通报的问题触目惊心。连日来,被通报地区的领导纷纷赶赴现场进行督导,要求立即整改。
省委书记、省长现场督办
昆明投入1700多人连夜整改
“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没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滇池。”督察组在通报中痛批云南昆明滇池生态被破坏的现象。
督察组发现,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直接侵占滇池保护区。作为滇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腰山90%以上的区域被开发,如今变成了“水泥山”,其生态功能基本丧失。
此外,滇池草海片区“贴线开发”问题突出,环草海25公里湖滨带被房地产等项目侵占。滇池东岸,甚至还有一个占地703.64亩的高尔夫球场,该球场的部分区域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456.68亩。
为应付环境督察,蒙混过关,相关单位弄虚作假,将树枝插入浅层表土冒充植树。督察组现场打假,要求当地相关领导单手拔“树”,只见轻轻一拔,几根完全没有根茎的枝条被从地里拔了出来。
在被中央督察组发现问题后,根据“云南发布”的消息,5月2日,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省长王予波率队对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进行现场督办。
他们到呈贡区实地察看了古滇名城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和铭真高尔夫球场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整改情况,召开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阮成发要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是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全省上下一定要心怀“国之大者”,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立行立改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王予波提到,要以霹雳手段彰显整改决心,立即整改、坚决整改、彻底整改,决不允许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做到态度特别鲜明、措施特别坚决、要求特别明确、成效特别明显,确保每一项保护治理措施都达到顶格标准、最严要求。
另据《昆明新闻》的消息,云南省委、省政府现场督办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会议召开后,昆明市立即行动,已投入1500多名人力连夜迅速开展整改。目前,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在建项目已开始拆除,面山绿化、植被恢复工作同步开展。
违法堆存污泥问题长期漠视
省长要求:新账与旧账一起还
监管缺位,是本次通报的8个案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是督察组对辽宁朝阳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的评价。2017年以来,当地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12次会议研究相关工作,但当地的污泥无害化处置仅留在会议研究上,没有落实。
而且,相关部门对未经审批擅自违法堆存污泥问题长期漠视,在2018年5月得到有关情况通报后,仅在通报市区污水处理厂日常工作的一份文件中,轻描淡写地提及了“污泥堆放晾晒不符合卫生填埋标准”,之后再无下文,不了了之。
督察组认为,辽宁朝阳市委、市政府对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重视不够,不作为、慢作为,工作推进不力。
被点名通报后,根据《辽宁日报》的消息,5月6日,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赴朝阳市督导。他来到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镇山嘴村违规堆存污泥现场,对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指出问题,现场查看场地生活污泥堆存状况、环境风险隐患情况。
他要求,要组建工作专班,做到闭环管理,杜绝次生污染,坚持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一起做、新账与旧账一起还、治污与治理一起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被批做表面文章,敷衍应对
副省长:开展一次“回头看”“大起底”
敷衍潦草、虚报瞒报、作表面文章……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一些地方存在的问题。
去年10月20日,安徽铜陵市荷花塘水质突然发黑并有异味,郊区政府前后4次召开会议部署治理工作,要求“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
但督察发现,截至督察进驻,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人实地查看过污水排江的真实情况。而且,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未对水质异常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调查,却默许有关单位在荷花塘大面积抛洒絮凝剂和次氯酸钠进行“撒药治污”。
不过他们在应付督察上却颇费心思,甚至编造材料应付环境督察。督察组认为,铜陵市郊区党委、政府在处置荷花塘环境污染问题时调门高、落实差,甚至做表面文章,敷衍应对。
针对督察组指出的问题,根据铜陵新闻网的消息,5月5日上午,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邓向阳来到铜陵,实地督导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推动有关问题解决。
邓向阳称,要坚持立行立改,科学精准制定整改方案,拿出务实过硬的整改措施,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坚决推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改彻底改到位。
他要求铜陵在全市范围开展一次“回头看”“大起底”,全方位梳理排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