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昌9月1日电 题:“考古盲盒”内地日渐风靡 “圈粉”年轻一代
记者 刘占昆 吴鹏泉
拿起精巧的考古铲,小心翼翼地铲开方型土块,随着土壤一点点剥离,再细细扫去上面的浮尘,土里的“文物”也逐渐现出真容……
这是近日江西省博物馆把“微缩文物”藏进土中,推出的文创产品“考古盲盒”。
青铜器、元宝、铜鉴、银牌……江西省博物馆“上新”的“考古盲盒”中,共有15款“微缩文物”。
江西省博物馆天工坊文创负责人李文瑾介绍说,盒内除了配有考古铲,还有刷子、手套、口罩等工具。游客拿到盲盒,可以一边发掘“宝物”,一边了解江西古文物的历史底蕴。
“好有创意,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挖宝了。”一位年轻游客刘睿琦在江西省博物馆参观后,不仅自己买了一个考古盲盒,还给朋友带了一个。
近段时间以来,考古盲盒在内地日渐风靡,“圈粉”年轻一代。他们通过模拟真实的考古发掘环境,“沉浸式”体验中国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
河南博物院的“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三星堆考古盲盒、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事实上,随着Z世代新生消费力的崛起,内地文博机构日益重视与年轻人的“沟通”,“自带流量”的考古盲盒也逐渐成为诸多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新宠”。
其中,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在内地市场上屡屡脱销,引发不少网友前往河南博物院的官微下留言催补货。在内地某网购平台上的河南博物院店铺中,售价数十元至上百元不等的考古盲盒,月销量超过6000单。
在逾10万条的店铺留言中,不少买家留言称,“在家过了一把考古瘾,充满新奇和趣味”“‘宝物’出土的过程中,深感考古工作者的不易”“考古盲盒既能让大家熟悉文物,也能加深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郑雅婷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古盲盒将文物与时下流行的“潮玩”相结合,它以契合市场需求和年轻人思维的方式,拉近了文物跟年轻人的距离,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新尝试。
针对考古盲盒这样的新兴消费热点,郑雅婷建议,要尊重文物的历史价值,让考古盲盒真正做到在文化内涵上叠加“创造力”,打造出既让消费者满意,又具有独特性的高品质产品;相关监管部门也要消除盲盒”陷阱”,对各类违规炒作应及时清理打击,保证这一新兴行业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