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农历庚子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迅速蔓延至多个省、区、市,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前疫情还在蔓延,疫情防控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这场阻击战注定是一场大仗苦仗硬仗,为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着力营造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良好舆论氛围,党建网微平台推出系列评论,今天推出第十六篇,敬请关注。
面对疫情,扎紧心理防疫的口罩
特约评论员 周永红
2020年农历庚子鼠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如其来,肆虐全国。面对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措施,全民动员,同舟共济,联防联控,精准施策,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传染病管控力度与速度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疫情,心理反应具有传染性
在这场关乎生命安全甚至社会稳定的防控工作中,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人民子弟兵和广大医护人员逆向而行,还有许多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和救助行动,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紧急采购和捐赠紧缺的医疗物资,谱写着一曲曲感人的颂歌,给受疫情困扰的人民带来希望。但是,存在扩散风险的疫情肆虐,使很多民众产生恐慌、焦虑、质疑、压抑、抑郁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不良情绪弥漫,这些消极情绪犹如传染病一样具有传染性。其二,冲锋在前的服务工作者,由于极少数人出现应激反应,认知迟钝,纠结于同一个问题,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表现出行动迟缓,忙中出错,成为舆论热点,舆情容易失控,也具有传染性。其三,许多民众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蹲守在家,封闭在狭窄的空间内,行动受限,往往惴惴不安,坐立不宁,反复洗手,反复测体温等。注意力变得狭窄,如选择性注意,每天只关注和疫情相关的信息,反复和周围人讨论疫情的危险性、扩散性等问题,不辨真假,易受蛊惑,情绪容易失控,也极具传染性。
面对疫情,需要心理防疫
这种危及生命的疫情已成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人们都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包括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在的心理反应。情绪方面,比较好的情绪体验更加敏锐,但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个体会表现出焦虑情绪(如过度紧张、恐惧、担忧等)、害怕、愤怒,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出现惊恐发作、情绪失控、哭笑无常等。认知方面,比较好的是注意力集中、警觉性增强,但压力过大会使个体的注意力变得狭窄,纠结于同一个问题,反复刷手机信息,被动接受和无法区分真假信息。行为方面,比较好的是行动敏捷,更有速度和力量,可以更快、更积极地采取行动。但当行动受限,无法逃跑时,往往坐立不宁,重复刻板动作;也有一些人可能表现出发呆、懒言懒语、动作迟缓、逃避等行为。
疫情中的心理反应具有传染性,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十分不利。在疫情灾害中,心理防疫援助与身体救助治疗同样重要,同样关乎生命安全甚至社会稳定,并且要贯穿于救灾过程中和救灾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以避免更严重的心理困扰、心理创伤或心理障碍。
面对疫情,心理防疫利于防控
世界各地灾害事实和救灾经验表明,运用心理学技术处理现场事态和遗留问题极有价值。一些发达国家尤其重视抢险救灾、防治疫病中的心理卫生服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该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当重大灾害发生后,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由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对灾害相关人群联合实施紧急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一方面,可以直接对受灾对象及其家属进行干预,对预防或减少急性应激性障碍、创伤应激后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其他专业的医学躯体治疗,促进伤残康复效果;另一方面,对从事救灾救治的一线工作者,调整心态,控制应激反应,保持和提升救灾队伍的战斗力十分重要。另外,也为救灾管理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更有利于疫情的防控工作。
面对疫情,注重心理健康调适
在疫情灾害面前,人虽是渺小,但疫情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是可防可控的。不管个体处于哪样一种心理应激状态,所有情绪、认知或行为的心理反应都是自然的、正常的,这并不表示一个人心理脆弱、胆小或者有心理疾病。不要难为情,不要害怕自己的“害怕”,只要有意识地对这些应激反应进行调整,是能够确保其在可控范围内的。当然,有些消极反应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调整或干预,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出现。如失眠、广泛性焦虑障碍、疑病症、强迫症、心境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援中,军队和国家医疗救援队里有精神和心理卫生专家随队出发,可以及时处理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也可及时处理一线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另外,全国各个医疗单位、高校、妇联和一些心理团体等都及时开通了心理救援热线,确诊和疑似患者、家属、隔离观察人员、疫区工作人员以及广大蹲守民众,都可以拨打热线,解决心理困惑,扎紧心理防疫的口罩,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锐评出品,皆为原创,如蒙垂爱关注转发,务请注明转自党建网或党建网微平台,以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