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人员持身体健康证明、戴口罩、量体温、按车辆座位50%落座……近日,一辆辆省外务工专用大巴陆续从各地发车。不少地方和企业联手,采取这种独特的“包车”返工方式,将复工人员批量、定点送达工作地。自疫情发生以来,何时返工复工成为就业者的重要关切;做好就业工作,也成为保障企业用工、促进生产恢复、关乎经济大局稳定的重点。
就业是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的基本前提,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做好今年就业工作,既事关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也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工复工时间延迟,劳动力返岗时间错后……近期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一些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短期冲击显而易见,对就业的影响则更大。如何全力以赴应对疫情做好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是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的必答题。
政策红包有温度,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鼓励地方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等资金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缓缴或返还部分社保费等政策;采取“无形认证”方式,通过人社大数据比对,36个小时内确定首批符合条件企业名单,5个工作日公示完毕后,及时向企业拨付资金;放宽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裁员率标准,裁员率放宽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20%……从过去的“人找政策”“企业找补贴”到现在的“政策找人”“补贴找企业”,为帮企业纾困解难、支持复工复产,从国家到各地一项项随“疫”应变的政策和举措,不仅增强了很多求职者的就业信心,更为推动就业形势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精准服务有热度,为稳就业注入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要在金融、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帮助渡过难关。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安排农民工返城、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就业工作的一大重点。对此,不少地方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有效对接、匹配用工需求,联手企业提供针对性公共就业服务,着力保障用工,尤其是急需紧缺物资生产企业的用工需求,逐步恢复生产。比如,天津、广东开展用工余缺调剂,组织招聘本地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动员技校学生、高校毕业生、党员志愿者等支援重点企业复工生产;浙江动员30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公益活动,为复工重点企业紧缺用工提供免费服务;许多省市在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下,积极协调专列和包车,支持员工返岗,等等。凡此种种周到细致、无缝链接的精准服务,既强化人岗对接,也助力员工返岗,为推动就业形势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可以想见,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的大趋下,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最终的战胜,企业将加快复工复产,前期积累的消费和投资将会继续释放,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会同步扩张,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南方网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