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房的读秒节奏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张西京
■解放军报记者 王通化 高立英 通讯员 王 煜
“嘀,嘀,嘀嘀嘀……”生命体征监测仪红灯闪亮,报警声不断。
呼叫值班医生,穿戴防护装备,跑进病房,投入抢救……争分夺秒,脚步匆匆,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的常态。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有创辅助通气……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总结时,张西京提高了讲话的声音:“我们还可以再快一点!”
在ICU病房(重症监护室)工作二十几年,这位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重症医学专家,早已习惯了和死神“抢人”的读秒节奏。
“生死关头,必须争分夺秒!”张西京的身上总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干练和果敢。
△张西京近影。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抢抓第一时间,我们就先胜一局”
在抗疫一线的ICU病房,张西京留下了太多的“第一时间”——
大年初一,医疗队进驻武昌医院。第二天一早,张西京打头阵,第一时间带着19名党员骨干进入ICU病房。
为了及时掌握病情、制订救治方案,张西京带领战友们逐一查看患者病情。那一天,他在病房走了3万多步。
ICU病房内,患者经历着人生的至暗时刻。“在这里工作,必须有敢与死神掰手腕的勇气与担当。”张西京说,“既然来战斗,就不怕风险。”
那天,ICU病房告急:一名心脏支架植入术后的新冠肺炎患者,突然口鼻腔出血,凝血功能出现异常,生命危急!紧要关头,张西京果断拍板:停掉抗凝药物,注射新鲜冰冻血浆,补充维生素K!
张西京说:“抢抓第一时间,我们就先胜一局。”几个小时后,患者转危为安。
那天凌晨,一名患者昏迷,张西京闻讯赶到病房。这名陈旧性脑梗患者经过10余天的诊治,病情已有所好转,为何突然加重?
张西京从患者心肺表现症状逐条剖析、排除、判断,最后得出结论:昏迷的病人咳痰能力差,病情加重的原因很可能是积痰堵住了气管。随后,他与战友们冒着风险,果断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当患者气道内的大量分泌物被吸出后,病症随即缓解。
“哪怕睡觉,他都睡不踏实。”说起张西京,同是学医的妻子王曦心疼不已。回家的张西京挨床就“秒睡”,却又睡得很轻。不管几点,医院打来电话,都响不过三声。
如今在火神山医院,张西京电话更是“秒接”。查房、会诊、讨论病例、协调、开会、看现场、总结……即使是深夜,一有事,他也马上就到。
从西安出征时的场景,时不时就会浮现在张西京的脑海中。“他是专家中的专家、骨干中的骨干,有他在,我们放心!”院领导做动员时评价他的一番话,让张西京深感此行使命之重。
在这位重症医学专家看来,紧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时,就像是百米冲刺,每一秒都生死攸关;等患者一点点恢复生命体征时,又像跑马拉松,几天几个月都要守着。
“危重症病人不是靠一个人救活的,是整个团队一秒秒抢救过来的”
火神山医院ICU病房里,电子表上的红色数字静静跳跃,不断变化。
这里,患者病情瞬息有变——前一秒可能风平浪静,后一秒也许便跌落深渊。留给医生分析和判断的时间,常以秒计。但只要张西京往那里一站,医护人员就会神稳心定。
2月21日,正在早交接班的张西京,不经意间瞅了一眼视频监控,立马抄起对讲机,大声呼叫值班医生。
一名佩戴无创呼吸机的老年患者,突然出现重度低氧血症。张西京果断带领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固定气管插管、拍背、吸痰……终于,患者的指脉氧饱和度一点点上升,脱离了危险。
好险!多亏发现处置早。其实,ICU病房每天都上演着生死时速。监护仪上跳动的彩色数字,代表着心跳、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狡猾的病毒会趁人不备,选择防守空隙发起攻击。张西京却有一双“火眼金睛”,常常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病毒干扰的表象。
一名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生命垂危。老人身体孱弱,长期用药又加剧其肝肾功能的损害,尤其处在缺氧状态,会进一步加剧肝肾功能的衰竭。
诊断片刻,张西京明确医嘱:停掉前期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医护人员协助老人进食。3天后,老人的血浆白蛋白数值接近正常值。这位老人,成为武昌医院第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治愈者。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重症医学专家,张西京付出了惊人的努力。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他锤炼出一身过硬本领。
这位取得过硕士、博士学位的重症医学专家,不仅精通容量管理,还擅长呼吸治疗。诸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床旁血滤、体外膜肺等临床医疗技术,张西京都很娴熟。“擅长诊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疑难杂症”,是业界对他的评价。
汶川抗震救灾时,张西京和战友抢救了多名重症伤员;2009年甲流肆虐时,他们帮助数位危重孕妇转危为安。近年来,张西京和同事每年挽救600多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张西京的团队中,有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肾内科、心内科的专家,也有麻醉、血液透析等领域的专家,堪称军队重症医学领域的“梦之队”。
“危重症患者不是靠一个人救活的,是整个团队一秒秒抢救过来的。”张西京说。
“对专业有多热爱,就有多严苛”
2月29日,火神山医院收到一封治愈患者的感谢信——“今天,我和夫人出院了!刚确诊时,我们的心情糟透了……感谢张西京主任、李文放副主任和全体医护人员,让我们有了生的希望。”
这名患者得病后,“看啥都是灰色的”。是护目镜下张西京关切的眼神,给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希望。
但在医护人员看来,张西京的脾气却没有那么好。
每天早上,年轻值班医生为病患开医嘱时,“他必定坐在你的身后,一直盯着你把医嘱开完,绝不能出任何纰漏”。许多医生就是这样被张西京那严苛的目光“盯”着成长起来的。
那天,在科室医护人员交班会上,张西京神情严肃地说:“救治成功率要想办法再提高!大家必须在战斗中迅速适应、磨合。” 尽管话说得有些重,但所有人心里都热乎乎的,脚下的步子又快了几分!
一热一冷,映射着这位身经百战的重症医学专家的侠骨柔肠。在妻子王曦看来,张西京脾气里的这一热一冷并不矛盾。王曦是空军军医大学的神经生物学专家。结婚多年,她早就摸透了张西京的脾气,“对专业有多热爱,就有多严苛。”
古都西安,从幼儿园到中学,张西京一直在父亲单位的子弟学校读书。那时,他喜欢集邮、打球。后来,张西京考上与家一墙之隔的军医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
从家到医院ICU病房,过一个地下通道,跑起来不过5分钟。张西京日常的行动轨迹,大抵就是这两点一线,每天6趟,1万多步。白天忙临床和教学,晚上写科研论文,周末参加学术交流。
在火神山医院,张西京也奔跑在两点一线——不知多少次,刚在医院忙完一次抢救、打赢一场战斗的张西京,登上班车,凌晨驶过武汉长江大桥,在驻地与医院之间穿梭。
此时此刻,武汉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人影稀少;一个是被按下“快进键”的医院,白衣疾行……
ICU病房的危重急救,常常发生在深夜。张西京相信,再黑的夜,也会迎来黎明。
本文刊于3月6日《解放军报》“01”“03”版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