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战“疫”说理】着力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2020-03-26 10:18: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1
听新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全国人民响应号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充分彰显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同时,这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推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任务更显紧迫。尤其是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须臾不可放松。

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引发这次疫情,以及此前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的病毒,多数来自野生动物或与之有关。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构成了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隐患。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关键是要在源头上进行防范,这既包括体系,也包括环境和观念等层面。尤其是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上,要把各种规章制度转化成人们的自觉行为,深入人心。

2月24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除了在法律层面规制非法交易和滥食等违法行为,《决定》还倡导社会各界在移风易俗上共同努力。2月26日,国家林草局明确,凡是从事以食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须撤回并注销所核发的许可证件或文书,并停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出售、运输野生动物等活动。随后,深圳、广州两地接连出台更坚决的措施,对禁止食用、交易野生动物做出更明确的规定。这些举措为有效防控疫情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的篱笆,以期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很多人都在思考: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应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应该推动形成这样的观念:在现代社会,滥食野味就是不文明、不健康、不道德的表现。长远来看,还应从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层面入手,引导公众摒弃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构建中西医结合医疗体制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确保相关病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成为工作重点。要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及时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形成制度化成果,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两个小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时间缩短2.2天;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住院天数、核酸转阴时间平均缩短两天以上……这充分说明了中西医能够优势互补,中西医汇聚融合,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优势选择。

中医长于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弱于病理组织的循证研究;西医长于视触叩听,辨病施治,弱于气脉经络的整体视察。两者互集所长,有机融合,是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优势举措。然而,在现有的疫情应急管理体系中,中西医并重规制不足。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构建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机制,为未来可能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准备。

提升风险应对和治理水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形成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互动机制,打造社会有序参与应急管理的制度平台,是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应有之义。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多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应对,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应急管理社会化网络不尽完善,基层社区参与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社会组织尚不成熟,公民个人的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还不够充分,等等。比如,在疫情防控初期,部分人群对疫情防控举措不理解,产生疏于防范的心态,部分人群缺乏对疫情有效防范的知识和手段,产生恐慌心理,这些都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接下来,应对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进行预防教育,鼓励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应急规划和预案编制,不断增强其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

做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非一时之功,只有真正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永祥)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