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三重意义
2020-03-31 12:51: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1
听新闻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最大程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是推动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必然选择,是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有力保障。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强调,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要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最大程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形成了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以汽车产业为例,汽车生产涉及的大大小小的各类零部件有上万个,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全部生产。哪怕一个微小的零件生产“停摆”,都有可能会对整车生产造成影响。因此,各国只有携手共进、密切配合,才能应对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的全面冲击,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推动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必然选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就呈下行趋势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若处理不当,则面临着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为了应对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一些发达国家也要有责任担当,自觉摈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维,放弃一意孤行地“去全球化”行为,积极主动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市场开放,力避产出缺口,增加潜在产出能力,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贡献力量。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有力保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一些国家采取了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为了托底救市,美国采取了“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这让去年以来的低利率、负利率政策进一步延续和深化,有很强的负面外溢效应。它加剧了资本跨境流动套利,抬升了债务规模,吹大了资本市场泡沫,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强有力的监督监管制度安排和机制设定,稳定国际金融市场。

“我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采取共同举措,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发出有力信号,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士气。”这是传递信心、指向未来、传播希望的最强音。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相信,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必然能提振市场信心,保持金融稳定,避免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为战胜疫情和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消费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标签:
责编:苗津伟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