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系列网评之220:
这是2020年4月8日早上的武汉长江大桥桥头。新华网 陈有军 摄
郭奔胜 李洁琼
2020年1月23日10时,离汉通道关闭;2020年4月8日0时,离汉通道管控解除。
从“暂停”到“重启”, 1814个小时,对武汉、对湖北、对全中国而言,是冬天与春天的距离,是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艰难历程。
今天,再回望这段负重前行的岁月,更知那句掷地有声的“武汉必胜,湖北必胜,全中国也必胜”饱含了多少艰辛和付出,承载着多少爱与希望。
(一)
一城之伤,全国之痛;一家之困,千万家之忧。
武汉北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城通道已封闭(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疫情来袭时,所有人的命运都被紧紧联系到了一起。在这段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里,人与人之间虽然隔着门窗、隔着口罩,甚至隔着千里万里,心却贴得更近了。
武汉,不曾孤单。从武汉切断与外界的交通渠道那一刻起,千万武汉人,没有一刻被淡忘过。从慌乱到从容,从疑虑到释然,从绝望到希望,武汉经历过的煎熬,远在千万里之外同样正与病毒抗争的人们都感同身受。
武汉,不会忘记。被病毒夺去生命的血肉同胞,危难时刻用生命守护生命的英雄,困境中跨越山川河流而来的驰援,艰难岁月里的温暖瞬间……所有这些,武汉人永远不会忘记。
所有人,都不会忘记。是留守在城内的武汉人和驰援武汉的八方力量,共同筑起了最强的防线,遏制住了病毒蔓延。这段守望相助的经历,这段悲壮而清彻的记忆,武汉人的一腔英雄气概,全国人民都将永远铭记于心。
武汉过关了,湖北挺过去了,中国扛住了。当春的气息溢满全城,武汉渐渐复苏,所有人的心和武汉一起澎湃着、憧憬着。
(二)
疫情给人们带来阴影,也让与黑暗抗衡的光明更耀眼。
3月5日傍晚,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刘凯在护送患者做CT的途中停下,让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人欣赏久违的日落。 新华社发(甘俊超 摄)
这个冬天,有人一路逆行回到工作岗位上,与一座城共进退;有人从父辈手中接过传承,穿上白大褂,奔赴战场;有人日夜兼程,将新鲜蔬菜送到武汉人的餐桌上;有人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帮助运送物资……一个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用勇敢和爱,为武汉撑起了一片“晴天”。
在这片天空下,很多人相互扶持着走过了一段艰难的路,因此更加懂得感恩;突如其来的分离和漫长无尽的等待,让许多人学会了珍惜;从未有过的冷寂孤独,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并爱上自己所生活的城市那股子“烟火气”。
人与人之间突然变得不吝于表达温情。武汉人接收着爱,也释放着爱。
在高楼上打出“武汉感谢你们”的字样,出院时拉一曲《沉思》,向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天使们致敬;防护物资短缺时,悄悄将游泳镜挂在医生邻居的门把手上;病愈出院时,对病友许下承诺,帮忙照顾他们家的小病友;给外卖小哥的订单备注里写下“感谢”“加油”“辛苦”等字眼……你为我喊一句“加油”,我对你说一声“谢谢”,用爱回报爱,用心温暖心,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爱”之花浓烈绽放。
这千千万万人用爱汇聚起来的力量,是战胜一切灾难的底气。
(三)
口罩遮不住信心,疫情挡不住希望。
2月5日,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付先生在床上看书。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疫情冲击下的每个人都很难,守在武汉的人更难。但是在最难的时候,武汉也依然亮光点点。
亮光在病房里,是辛苦忙碌的白衣战士,是卧于病榻却坚持阅读的年轻人,是奋笔疾书的高考学子,是跳舞锻炼积极治疗的患者……亮光在病房外,是默默坚守、密织防线的基层干部,是不辞辛劳、竭尽所能帮居民采买的社区工作者,是足迹遍及武汉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乐观、坚强、勇敢,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努力让自己、让这座城市在抗疫中站稳脚跟。
这不灭的光,就是武汉“过关”的希望。很多人正是在希望的牵引下,从消极走向积极,从被动走向主动。
老人们像往常一样在阳台上晒被子,小姑娘单脚跷在铁栏杆上做着拉伸,年轻的妈妈悠闲地织毛衣,在朋友圈里炫耀为小朋友做简易版热干面,也有人在阳台上和邻居云蹦迪、唱歌,把桶罩在头上在客厅里舞龙……厨房、客厅、阳台里,越来越多的光被点亮,温暖着这座城市,也温暖着中国。
有人说,“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了,灾难、疾病、恐惧都跳了出来,但盒子里还留下了一样东西——希望。只要希望还在,之前的一切苦难,都不会是问题。”
这星星点点闪烁的光,就是希望,汇聚成了刺破黑暗的力量,点亮了武汉重启之路。
(四)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这是3月14日拍摄的武汉东湖磨山樱园景色。 近日气温渐升,武汉东湖磨山樱园里的樱花渐次盛开,带来春天的气息。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樱花绚丽绽放。武汉空荡荡的马路重新川流不息,停业许久的商店重新开张营业,关闭的工厂机器轰鸣声再次响起,办公楼里的白领越来越多,外卖小哥变得更忙了。
武汉,正在回归,回到原本最日常的样子。人们拥有平安健康,吃着简单的一日三餐,孩子们上学放学,追逐着打闹,大人们正常去上班下班加班,在周末假日和家人朋友游玩聚会,老人们遛狗、锻炼身体、到江边散步……虽然完全回归还需要时间,但是这个“日常”一定会到来。不过,这“日常”,必定不是原样复制,而是脱胎换骨后的归来,蕴含着历经风雨后的淡定与从容,苦难煎熬过后的厚重和透彻。
武汉,正在走向新生,成为一个崭新的武汉。“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感受过凛冽寒风的洗礼,见证过爱与希望的力量,经此一“疫”,很多人一夜长大,城市也涅槃重生。这个“新”的武汉,必定是社会心态更加成熟理性的武汉,是更加珍惜爱护生命的武汉,是能够更加有力有序应对各种挑战的武汉。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武汉,这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正在回归,也正在点滴变化中,绽放出更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