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把视线投向非洲大陆,您可能会发现,非洲大陆已经报告确诊病例的大多数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几天,肯尼亚、乌干达、南苏丹、贝宁、安哥拉等国陆续都升级了防疫举措。非洲的疫情正在蔓延,作为兄弟的我们通过多种方式驰援非洲。《新闻1+1》评论员白岩松日前在节目中说:“不管是为了非洲的兄弟姐妹还是我们自己,都要去帮助他们。”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中非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不妨梳理疫情暴发以来中非卫生合作的感人瞬间,当时曾让您泪目的新闻,可能正是中非卫生合作的高光时刻。
我们注意到有媒体人也在梳理中非合作的感人故事,我们不妨也使用朗朗上口的关键词,梳理最近的一些新闻:
“疫”笔特殊的捐款
疫情暴发初期,科摩罗-中国友好协会向中国政府捐赠100欧,这样的瞬间被定格记录下来,网友纷纷点赞并表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让人感动的是,科中友好协会最初打算向中方赠送一箱口罩,但他们跑遍了当地的超市和药店也没有买到。本身也不富裕的他们向中国捐赠100欧元,表示自己对中国的祝福。在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非洲国家和人民给予有力声援和支持,中国人民铭记在心。
“疫”次次相隔万里的远程视频连线
最近,中国和非洲各国的远程视频连线架起了分享交流抗疫经验的“桥梁”。肯尼亚、埃及、摩洛哥、安哥拉、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的医护工作人员和卫生部官员正在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向中国学习经验。
在安哥拉,4月20日下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视频交流会在中国四川和安哥拉两地视频连线举行。中国多位直接参与新冠肺炎防控与治疗的专家,向安哥拉共和国的医务人员分享抗击疫情经验。四川省人民医院ICU主任黄晓波从营养学、病人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安哥拉正处于疫情防控的最初阶段,此次交流能帮助安哥拉同仁快速建立起对新冠肺炎的感性认识。
视线再转向北非摩洛哥,摩洛哥目前确诊病例4065例,在非洲算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在驻摩洛哥使馆的支持下,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专家团队在省人民医院远程会议中心,与摩洛哥卫生部、卡萨布兰卡医科教学和诊疗中心专家举行远程视频会议,双方就新冠肺炎疫情监测防治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摩方专家表示,十分感谢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专家团队的分享,此次视频会议有利于摩方增进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加强一线医护人员保护和改进诊疗手段。他们期待后续双方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借鉴中国成功经验,早日战胜疫情。
“疫”次次相隔万里的远程视频连线,得到了非方官员和专家普遍认可,视频交流及时、专业、有效。他们高度评价中方抗击疫情取得的显著成效和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中方的经验和做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非洲国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疫”次次满载祝福的抗疫物资运抵
这几天,关注央视新闻客户端的网友不难发现,刷屏的新闻不乏中国政府运抵非洲各国的抗疫物资。这些抗疫物资交接仪式现场,中非双方都是高规格出席,中国驻非洲各国的大使,非洲各国外交部、卫生部高级别官员纷纷亲临机场,一起迎接抗疫物资。
当地时间4月23日,中国政府首批援纳抗疫物资交接仪式在温得和克霍希库塔科国际机场举行。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张益明、纳卫生部长尚古拉、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副部长马腾杜出席。卫生部长尚古拉部长表示,中国的成功实践鼓舞了纳米比亚和国际社会,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经验。
还有一些非洲国家已经收到了第二批援助物资。日前,第二批援助南苏丹医疗物资运抵朱巴国际机场。中国驻南苏丹大使华宁、南苏丹驻华大使杜库、南外交部中国司司长多米尼克赴机场出席物资交接仪式。受南外交部长碧翠丝委托,杜库大使代表南苏丹政府感谢中方再次伸出援手支持南苏丹疫情防控工作。他表示,南苏丹将充分利用好这批物资,借鉴中国抗疫经验,与中方团结合作,争取早日战胜疫情。
“疫”次跨跃万里的“逆行”
当地时间4月16日,中国政府派遣的两支抗疫医疗专家组分别抵达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两支队伍分别由四川省和天津市选派,是我国首批派往非洲支援抗疫的专家队伍。这几天,医疗专家组的专家们废寝忘食、马不停蹄的工作,目的就是更好的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帮助非洲兄弟早日战胜疫情。
其实中非卫生合作历史悠久,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共有2万多名援外医疗队员,先后奔赴50多个非洲国家提供医疗卫生援助。在非洲各国历次抗击疟疾、霍乱和埃博拉等重大传染病方面,中国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2014年西非各国抗击埃博拉的过程中,共派出近千人的公共卫生专家和医护人员前往疫情一线工作。此时此刻,驻守在众多非洲国家的中国医疗队、近千名医护工作者也正在坚守岗位,积极协助驻各国卫生部门和机构增强疫情防控能力。
我们梳理的中非在公共卫生领域合作的高光瞬间,仅仅是一个个双方深化合作的缩影。中方将坚定地与非方站在一起,同非洲兄弟姐妹团结奋战,直到非洲大陆彻底战胜病毒。
(总台记者 马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