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1.2亿户:留住青山赢得未来
2020-06-04 15:0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1
听新闻

我国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这些数据的背后,蕴藏着中国经济巨大的潜力、活力与韧性。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加充分地激发潜力、释放活力?从今日起,经济日报将陆续推出“5个数据读懂中国经济潜力”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18年3月16日,我国第1亿户市场主体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登记服务平台“诞生”。两年多来,我国每天都会涌现大量市场主体,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已达到1.2亿户。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如何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使市场主体更好地释放出潜力与活力,真正“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推动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做好“六保”工作。“保市场主体”,正是“六保”工作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我国市场主体规模庞大,且每天仍有许多新增市场主体,为什么还要强调“保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全社会财富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无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都需要有庞大的市场主体规模作为支撑。”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说,当前许多市场主体面临着痛点、难点、堵点,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生产经营压力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必须保市场主体,特别是要抓住保中小企业这个“牛鼻子”。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在我国广大市场主体中,有大量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看似生产经营规模不大,但吸纳就业能力非常强。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存在,劳动力就业就没有依托,广大群众的收入来源也很难有保障,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稳住企业,才能稳住就业、稳住经济,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这个意义上看,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基本盘。

李佐军指出,许多市场主体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保市场主体,帮助他们更好地抵御海外市场需求萎缩等不利因素带来的风险,可以更有效地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1.2亿市场主体中,民营经济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保市场主体,有利于更好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千方百计保住中小微企业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铿锵有力地说。

此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要着力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1.2亿市场主体不仅仅是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也是市场需求的主体。”李锦说,规模庞大的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需要大量原材料、能源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作为支撑。这些市场主体的发展,也将产生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也有利于拓展更多新消费。

黄茂兴说,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为“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保市场主体的关键,在于保中小微企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先生存下来,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本质上要靠市场竞争。在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的市场主体出局,有的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不过,目前市场主体遇到的困难,并非正常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由疫情冲击造成的。”李佐军说,必须努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活下去,要避免一些有潜力、有后劲的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夭折”。

在李佐军看来,当前困扰许多市场主体的主要问题贯穿于市场需求、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的多个方面。其中,资金链是焦点问题。在疫情冲击下,外需市场萎缩,内需市场处于恢复之中。但是,生产运营成本是刚性的,这就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确保其生存发展。

最大限度释放活力与潜力

我国市场主体规模庞大,恰恰是社会创业创新有活力、市场主体有信心的体现。“要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市场主体潜能,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李佐军说,市场主体活力主要来自于制度环境,必须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不同市场主体同台竞技、公平竞争。

要真正激发企业家的热情与活力,不仅要让他们看到市场机遇、挣钱机会、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要让其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让其创新创业得到尊重。“要加快深化改革,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使不同企业产权得到平等保护,使不同市场主体获得平等准入机会,使市场在各种资源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诚心诚意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李佐军说。

“我们要把各项减税降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把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结合起来,放水养鱼,切实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黄茂兴表示,各类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要积极用足用好中央政府和各地区出台的惠企政策,把政府的政策红利及时化为企业的发展红利。要注意抢抓机遇、化危为机,适时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切实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企业必须积极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需要,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加快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积极推动线上销售方式的创新变革和推广应用,打造新商业业态,拓展市场空间。”黄茂兴说。

李锦表示,当前,企业不能“等、靠、要”,而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抢抓政策机遇,用好政策工具,持续推动创新发展,坚定调结构、促转型,努力寻找新的竞争力,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积极拓展新的机会,真正实现化为危机,有所作为。

此外,专家还建议,要以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为突破口,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制度创新,细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形成让企业家心安、让科技人员心宽、让党政干部心热、让创业人员心动的发展环境。从而让1.2亿市场主体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持久动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