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2020-06-04 18:16: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1
听新闻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世界经济衰退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罕见地没有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但非常明确地强调要确保今年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蕴含的深刻含义是,无论GDP增速高低,无论世界经济如何发展,中国都要在今年将绝对贫困与区域性贫困现象归入历史,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为现实。事实上,经过4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不仅早已解决了10多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亿万人民的民生质量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到2019年末,全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日益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年末就业77471万人,当年新增城镇就业1300多万人;私人轿车保有量1.37亿辆,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14.4部/百人;国内游客60.1亿人次,居民因私出境1.62亿人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13.54亿人口享有医疗保险,近3亿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至28.2%。这一系列指标表明,我国已经无限接近全面小康社会。但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却给国计民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亦会带来强烈的外部冲击,这使得今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客观上面临着挑战。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还需要努力克服现实困难,抓住着力点精准发力。

第一,需要正确理解与全面落实“六保”,实现以“保”固“稳”促“进”。继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后,2020年4月中央又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这是针对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采取的理性、务实的应急性综合举措。它体现了中央的底线思维,但又绝不只是底线思维,更不是被动消极的应对,而是通过积极主动作为来化解困境并寻求新的突破。可见,“六保”“六稳”“稳中求进”是内在逻辑紧密、总体目标一致的综合政策体系。守住了“六保”的底线,就能稳住经济与民生的基本盘,进而实现“稳”中求“进”。因此,在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时,应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为重、民生优先,真正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落实到保障就业与保障民生上,将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指标。二是坚持底线思维、积极进取。“六保”是划定的一个底线,但底线并非消极防守,而是需要主动、积极作为,并在“六保”中优化现有的结构与制度,只有积极进取才能更好地实现“六保”。三是坚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比如,保就业与民生是为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人力与消费支撑,而保市场主体与粮食能源安全及产业链供应链则是为就业与民生提供有效保障;保基层运转既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亦是服务民生与经济的需要。因此,在落实“六保”时不能分割推进,更不能出现效果对冲的情形。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发力。特殊时期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公共资源配置的优势。但仅有政府作为是不够的,因为“六保”涉及劳动者与居民、市场主体与社会各方,只有充分调动各方应对困难的积极性才能有效作为,以对冲疫情与世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进而完成好“六保”的任务,并在巩固“六稳”的基础上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更高台阶。

第二,需要迅速化解疫情对就业与民生的巨大冲击。从“六保”的内容来看,奉行的是就业优先、民生为重、全面协调的应对与发展取向,这与过去经济在前、民生在后相比是一大改进。因为疫情对就业的冲击最大,对老百姓的生计影响巨大,只有保住了就业与民生,才能稳住发展、促进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将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千方百计地解决好就业问题与城乡居民的生计问题。同时,需要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对象发力。保就业的重点是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保基本民生的重点是低收入困难家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要求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要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暂时困难人员都要实施救助等,以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条件下,还需要尽快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如完善支持各种新业态的政策体系、支持养老育幼各项社会事业与社会组织发展、真正将就业优先融入各种政策之中;针对低收入困难群体,还需要改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安排,进一步扩张某些救助制度的功能,并提高其保障能力与水平。

第三,切实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让贫困人口同步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全面”,是惠及14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指标是脱贫攻坚能否如期完成。因此,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的关键,是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只有让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也进入小康生活阶段,才是我们追求的全面小康。我们应当正视疫情冲击导致脱贫攻坚面临的更大困难,而贫困劳动者就业不足、收入减少和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不稳、内生动力不足是现实写照。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不意味着贫困现象不复存在,因为个人能力、发展机会的差异,以及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相对贫困将是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这决定了反贫困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在今年财政紧张的情形下,仍需加大脱贫攻坚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源,并及时明确扶贫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实现从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到重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从依靠外部强力投入到努力激发内生动力、从相对孤立地解决乡村贫困问题到同步推进城乡协同发展的转变。另外,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应对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唯有如此,才能在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实现从“两不愁、三保障”到同步小康的升华,然后再走向共同富裕。

第四,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我们亟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保障制度是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安排,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标志,而且是维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世代福祉,进而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很突出,现行制度还存在诸多内在缺陷,权责不清与责任失衡并存正在影响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发展。同时,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尚未成型,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调动明显不足,不仅无法满足人民多样性的需求,亦使政府与用人单位的负担过重,社会保障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无法有效壮大。因此,决胜全面小康迫切需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并努力提高其发展质量。一是强化社会保障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对社会保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民生福祉发展中进行清晰定位,并使其体系结构和功能走向完善;二是尽快优化制度安排,消除制度结构的内在缺陷,在尊重制度客观规律和发展变化中的国情的条件下,尽快使其走向成熟、定型;三是在坚持共建共享、互助共济的原则下,尽可能调动政府、用人单位、个人与家庭、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确保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持续壮大。

总之,尽管今年挑战艰巨、形势严峻,但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因疫情而发生改变。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并打好“六稳”“六保”的政策组合拳,我们完全有信心战胜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今年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标签:
责编:戴凌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