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华盛顿应该抛弃在人权问题上假装圣洁的双重标准”——世界舆论批评美国暴力执法
2020-06-09 17:10:00  来源:求是网  
1
听新闻

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引发全美多地抗议。与此同时,这一事件也震惊了世界,引发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和批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种族主义令人憎恶,全人类应予以坚决抵制。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发表主席声明,强烈谴责美国执法人员对弗洛伊德的“谋杀”。多国政府、官员、媒体也密集发声,谴责美国执法人员公然践踏人权的行为、谴责美国社会21世纪仍存在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谴责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弗洛伊德之死“暴露出美国政权的本质”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对美国警方暴力执法致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一事感到“震惊”,这种行为是“滥权”,必须予以谴责和打击。

加纳前总统罗林斯在社交媒体上连发三条推文,痛斥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罗林斯写道:“自从两极世界崩塌以来,美国的道德和政治形象已严重下降。由于美国的好战和不必要的对抗,世界部分地区遭受了巨大苦难。如果美国的其中一些暴行,特别是一些白人警察针对黑人的暴行,都不能使美国民众感到震惊并看到美国的衰落,还有什么能?一个警察怎么会造成这种残酷、暴力的死亡,用他的膝盖压住一个黑人的脖子使其窒息,到一动不动?为何这些残酷行为最终只以荒唐的审判终结,而邪恶的罪犯能逃脱正义、免去死刑的惩罚?这让人感到痛苦和悲伤。”

赞比亚律师菲利普萨布尼说:“没有任何理由伤害已被控制、不可能对你生命构成威胁的人。美国警察没有遵守法律和程序,违背了民主和法治原则。”

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表示:“我非常难过、非常痛苦、非常愤怒。我和那些为种族主义疾呼的人们站在一起,我们已经受够了。”在欧洲体坛,西甲巴塞罗那俱乐部也公开表示,不会停止对种族主义的战斗。

美国著名民权活动家夏普顿牧师在弗洛伊德的首场官方追悼会上致悼词称:“弗洛伊德的故事就是非洲裔美国人的故事。我们之所以永远无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和梦想成为的人,是因为你们一直把膝盖压在我们的脖子上。”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电视讲话表示,近期在美国发生的事,是一些长久被掩盖的事实,并非新鲜事。当一个冷血的美国警察用膝盖抵住一个非洲裔美国人的脖子,并持续加压直到他死去,完全无视他的乞求,其他警察也只是冷漠地看着这一切,这就暴露出美国政权的本质。

“德国之声”称,“美国正在自我消解”,“弗洛伊德之死不过是使美国整个国家燃起大火的一个火星”,“美国梦正变成‘美国噩梦’”。

“暴力执法的背后是美国种族歧视的‘病毒’”

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发表声明称:“全世界黑人对美国白人警察杀死手无寸铁的乔治弗洛伊德感到震惊和忧心。悲剧的重现让人痛彻心扉,也提醒我们直面丑陋的现实。美国在21世纪仍存在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项分析调查显示,美国约1000个黑人男子中就有1人会死于执法行动。这使得该群体在与警察的冲突中死亡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5倍。事件发生后,美国网民迅速联想到2014年的埃里克加纳案和2016年的费兰多卡斯蒂尔案,前者因遭受警察锁喉而死,引发全美抗议;后者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被警官枪杀身亡,涉案警察却最终被无罪释放。据美国审判项目组织此前调查,近年来遭遇警察杀害的对象中黑人与拉丁裔占到了50%以上,涉案警察却鲜受起诉。该组织的另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刑事司法中也存在严重的种族差异:有色人种占全美人口37%,却占受监禁人口的67%;一旦被定罪,黑人遭到监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6倍。由此不难看出,非洲裔群体面临着美国暴力执法与司法不公两个层面的体制性压迫。

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发表声明说,美国废除种族隔离已近70年,“但有色人种却经常因为他们的肤色而遭到屠杀”。

俄罗斯外交部指出,此次事件远非美国执法部门暴力执法的唯一行为,是美国警察经常犯下的错误之一。美国人权问题包括种族和宗教歧视、警察执法随意性、司法偏见、监狱人满为患、枪支泛滥等。俄外交部敦促美国政府对弗洛伊德死亡一事进行彻底调查,并履行其国际社会职责。

古巴外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在社交媒体上说:“弗洛伊德被残忍杀害,这类事件对非洲裔美国人并不陌生。他没有携带武器,大喊‘我无法呼吸’,但仍不足以阻止一次不公正行为。”

委内瑞拉副总统德尔茜罗德里格斯表示:“美国政府上层一直宣扬白人至上主义,导致国内种族歧视事件激增。”

约旦工业、贸易和供应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巴希尔贾比尔认为,这一事件并不是个案。美国频发的白人警察针对非洲裔人士暴力执法的背后是美国种族歧视的“病毒”。

《华盛顿邮报》在评论文章中写道:“又是一天,又是一个手无寸铁的黑人死于无端、无理、无法接受的警察暴力,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今日美国》在评论弗洛伊德事件时,借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专家阿丽莎的观点认为,“在美国,种族主义才是持续的流行病,它造成的有色人种的死亡从1776年就开始了”。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发表声明说,不幸的是,警察暴力执法特别是针对非洲裔群体,在美国不是新鲜事,甚至形成了模式。

“华盛顿应该抛弃在人权问题上假装圣洁的双重标准”

新加坡淡马锡集团CEO、总理李显龙的夫人何晶在个人社交账号转发《联合早报》的一组漫画,吐槽“美式双标”。这组漫画中,美国面对香港和明尼苏达州两地的暴乱,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大赞香港的暴乱为“民主”,却对本国的示威统称“暴徒”。不少网民都留言指责美国政府的“双标”做法,并批评此前美国政客对香港的暴乱抛出的“美丽风景线”一说。

“华盛顿应该抛弃在人权问题上假装圣洁的双重标准。”美国“市场观察”网以此为题评论说,美国一直习惯于拿人权说教别人,然而近日反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的大规模街头抗议,扇了自视为“全球监护人”的美国一巴掌。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基层民权组织“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呼吁联合国将美国警察虐待黑人归类为“侵犯人权行为”,并在必要时实施制裁。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发表声明,批评美国的“结构性种族主义”,并对在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示威潮中,200多名各国记者遭遇“前所未有的袭击”发出警告。巴切莱特说,在示威游行中,至少已有200名记者遭到攻击或被捕,尽管他们清晰地表明了身份。对于一直宣称言论自由和媒体自由的美国,巴切莱特称“这令人震惊”。巴切莱特援引报告称,美国执法人员对抗议者过度使用了武力,包括催泪瓦斯、橡皮子弹和辣椒水等。

德国新闻电视台评论说,美国已经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之前,因为没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美国将火撒在世卫组织身上,宣布将退出该组织。现在,就连联合国也批评美国的人权问题,也许有一天美国又会退出联合国的什么组织吧。

土耳其哈切特佩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穆拉特恩索伊表示,美国总标榜自己是“自由的灯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骚乱和抗疫不力都破坏了美国的国际声望。

克罗地亚《伊斯特里亚之声报》主编罗伯特弗兰克说,弗洛伊德之死及其后续影响暴露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非洲裔美国人长期以来一直是警察暴力的受害者,警察队伍中的施暴者并未受到应有制裁。同时,美国政府仍不断指控别国侵犯人权,这十分虚伪。

美国驻保加利亚前大使南希迈艾多尼称,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是其他国家,美国外交官会被指示去见该国总统、内阁成员,告诉他们停止使用武力。“现在,我们的外交官却被要求捍卫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而我认为那些做法确实站不住脚。我们甚至成为被嘲笑和蔑视的对象。”路透社也报道一名美国外交官的不满说,“我们看起来像是伪君子”。

“现在是时候反思美国的悲剧性失败了”

“德国之声”引述波恩大学政治学家和美国问题专家哈克的话称,美国现在面对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严重危机,一方面是美国人面对种族主义现象的绝望情绪,弗洛伊德之死使之加重、使之激化;另一方面则是经济衰落及内政问题,再加上新冠疫情带来的无可避免的后果,这些后果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陷入绝望境地。哈克称:“抗议浪潮告诉人们,义愤填膺的不只是黑人,示威者中也有不少白人,他们也同样失望,对这个非但不阻止、反而放任警察暴力和种族主义的国家失望;对这个极具挑衅性、却无政治选项的国家失望。”

英国《卫报》网站在题为《这将成为转折点吗?》的社论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的背景下,对美国来说,一个决定性的危险时刻正在逼近。早在弗洛伊德遇害前,对不太富裕的人影响更为严重的疫情就残酷地暴露了美国社会中仍然存在的种族断层线……这一大流行导致非洲裔美国人死亡率几乎是白人美国人的三倍。”

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澳大利亚人报》发表文章说,在弗洛伊德遇害前,美国已快要“爆炸”。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大约4000万人失业、超过10万人丧生,这样的“双重悲剧”已让美国变成一个“情绪激动的火种箱”。

现年95岁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就“弗洛伊德之死”发表声明表示:“1971年,我在佐治亚州州长就职演讲上说,种族歧视的时代已经结束,而近50年后的今天,我满怀悲痛和失望,还要把这话再重复一遍。”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是第一位就“弗洛伊德之死”公开发声的前总统。5月30日,奥巴马在声明中悲愤地写道,“因种族而被区别对待是数百万美国人悲剧性的、痛苦的、愤怒的‘常态’。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2020年的美国,这是不正常的。”

前总统小布什直言:“现在是时候反思美国的悲剧性失败了。”此次悲剧和此前的一系列悲剧都引发这样一个疑问:我们该如何结束美国社会中的系统性种族主义。他还指出:“种族优越感的传统和习惯曾经几乎分裂了这个国家,现在也仍然威胁着这个国家。许多人怀疑美国的国家正义是有理由的。黑人的权利一再受到侵犯,但政府却没有做出及时、充分的回应。”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