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6月11日电题:庚子之丰——2020年河南夏粮丰收图景
新华社记者王丁、宋晓东、韩朝阳
隆隆的收割机一路北上,丰收的喜悦洒满中原大地。
这是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谢营村附近的高标准农田(5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截至6月11日,河南麦收已基本结束,8500多万亩小麦颗粒归仓。“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经历了疫情的考验,面对小麦病害、干旱等不利因素,特殊而难忘的庚子之年,“中原粮仓”河南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特殊年再交丰收答卷
在河南省新蔡县狮子口村,村民时中龙一家在吃午饭(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揭开锅盖,氤氲而来的除了麦香,还有那浸满丰收的喜悦。一锅白面馍、一桌农家菜,每年6月麦收时节,四世同堂的欢声笑语都会在河南省新蔡县狮子口村的时家小院里回荡。而今年,“大家长”时中龙显得格外激动。
今年74岁的时中龙经历过饥荒、遭遇过水灾,但今年着实让他揪心了一把。正值“一喷三防”的关键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门不方便,麦田春管成了大问题。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有远在武汉、深圳、兰州等地的孩子们。
看着村干部将农药化肥送到家门口,看着国家迅速控制住了疫情,时中龙的心安稳了许多,借着这股劲,又扛过了接连而来的小麦病害和干旱。直到前两天,家里10多亩小麦收获完毕,一亩地千斤麦,摩挲着饱满坚实的麦粒,品咂着新麦蒸出的馒头,时中龙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幸福在心头洋溢,丰收的画卷在中原大地铺开。
河南省滑县,50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联合收割机倾泻下金灿灿的麦粒,亩产超过1300斤;延津县通郭村,千亩丰产方实打亩产超过1710斤,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在基层农业部门工作近30年,河南省商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祁勇这个农业战线上的“老兵”,对丰收充满了信心:“春管没落下,病害提前防,旱了水浇地,良种抗倒伏,这么好的条件,丰收没悬念。”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实现粮食生产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河南时刻铭记、牢牢扛稳的重任。
面对疫情,河南坚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解决了运输难、用工难、管理难等“卡脖子”难题,小麦长势近3年最好;应对干旱病害,大中型灌区开闸放水,重大病虫害防控全覆盖,小麦条锈病累计防治超过6300万亩次,是发生面积的2.89倍,赤霉病发病面积和程度是近几年最小、最轻的一年。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河南粮食产量已连续3年超过1300亿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中原麦田又将交上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河南省农业部门表示,根据农情调度和卫星遥感监测以及各地实地调查,今年全省8550万亩左右的小麦,亩穗数增加,穗粒数与去年持平,千粒重预测接近常年水平,今年小麦总产单产还将持续增长,小麦丰收已成定局。
“聪明田”扎稳丰收根基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广袤的中原大地,现代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黑科技”、互联网大数据碰撞,黄土地变成“聪明田”,在今年的特殊年景下,发挥了守卫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2100亩小麦刚刚收获完毕,实测亩产超过1300斤,对于第一年流转土地种粮的“新手”邱守先来说,打赢这场“漂亮仗”全靠这块“聪明田”。
邱守先流转的2100亩小麦,位于河南商水县打造的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这里不仅有一流的农田、水利、路网设施,还配有病虫害监测点、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等“硬核装备”,通过智能物联网控制中心,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监测、信息发布、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只需一部手机,种粮人即便远在千里之外,都能看苗情、浇水、喷药,实现了“云种地”。
过去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看数据,高科技为粮食生产插上了翅膀,也让农民挑起了“金扁担”,面对风险时更有“安全感”。
在河南省邓州市小杨营镇安众村,农机手驾驶机械设备收割一家农业公司种植的订单小麦(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在河南南乐县后翟村,一排排半固定式喷灌头像“卫士”般矗立田间,这套“智慧水肥”系统能根据小麦生长规律、土壤水分、土壤性质等因素进行自动灌溉,特别是在今年病害干旱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小麦病害影响。在临颍县,还建设了5G智慧数字农业种植区,5G设备的应用不仅帮助快速应对农业灾害,还能节省30%的化肥农药、50%的灌溉用水、50%的人工,亩均效益提升15%以上。
在河南省邓州市小杨营镇安众村,农机手驾驶机械设备收割一家农业公司种植的订单小麦(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近些年,通过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和规模整治,河南省实际耕地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净增加7.61万亩,达到1.22亿亩,而且充满智慧的“聪明田”比例不断增加。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处长李军介绍,截至目前,河南建设高标准农田6320万亩,亩均提升粮食产能150斤,到2025年河南将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3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的加快,粮食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河南农业的抗逆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扎稳了丰收的根基。
新农人播撒丰收希望
“谁来种粮,怎么种粮,如何种好粮”,粮食生产的“三问”曾困扰着不少种粮人,效率不高、效益不好、种粮积极性不足,给粮食安全埋下了隐忧。然而,面对疫情风险挑战,应对产业转型发展,一代新农人、一批新农企走进农村,接过麦田,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播撒下岁岁丰收的希望。
在河南省邓州市刘集镇石营村,村民在田间展示麦穗(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丰收了,可62岁的种粮“老把式”曲良贵怎么算都觉得亏大了。曲良贵是河南南阳市宛城区谢营村农民,今年家里的13亩地,他“分而种之”:2亩多地托管给农业公司,剩下的自己种粮。虽然今年丰收了,可他算了算账发现,自己辛苦种地的收入和托管出去的分红几乎相当。“活没少干、钱没多赚,亩产还不如农业公司托管的高。”曲良贵感慨,不服不行,种粮也得专业人来干。
“农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激发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以托管、流转形式集中土地的速度正在加快,适度规模经营渐入人心。”南阳市宛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天海说,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
刘飞是河南一家农业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流转了4万亩土地种粮,但只负责市场对接和农事管理,整地、播种、收割、植保等具体农业生产交给了另一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在两家专业化农业企业的携手下,一方投入资金、管理,制定粮食生产标准;另一方投入技术、设备,完成农业作业,乡村麦田被打造成为“露天工厂”。
“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聚集,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和现代化,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粮食安全更有保证。”刘飞说。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发展,现代经营方式的注入,这片金色的中原麦田,不仅承载着国家仓廪殷实的希望,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奋斗和追梦的舞台。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收割机在麦田中作业(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在位于河南西华县的黄泛区农场,32岁的农业主管王慧阳轻车熟路地调度着30多台收割机和数十辆运输车辆在上万亩的麦地里作业。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统一品种布局、管理农资投入、实行绿色防控,让农业生产像工业生产一样标准统一、井然有序。“如果说,前两代人种地是为了吃饱饭,我们这一代人种地是职业选择,这片麦田就是我们的事业和展现自我的舞台。”王慧阳说。
河南省上蔡县邵店镇刘岳村村民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同时,对麦田进行春季管护(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专业人干专业事”,如今,河南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28万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万家,从耕种到田管,再到收获、销售、加工,新农人正在重绘农业生产的新图景,耕耘着粮安天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