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新丝陆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忙着赶制校服。新华社记者 马丽娟 摄
新华社银川6月12日电(记者曹健、赵倩、马丽娟)这是33岁的回族妇女黄金花搬出大山的第6年,她已经在新家园找到了“稳稳的幸福”。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的扶贫车间里,黄金花正脚踩着缝纫机,熟练地缝制、压边、赶制校服。“在这家服饰企业打工,每月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每个月全勤还有500元的奖金,比在老家好多了。”她说。
黄金花的老家在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市西吉县沙沟乡阳庄村,属于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的西海固地区,那里山大沟深,干旱缺水,农民依靠种粮食所能换来的收入甚微。
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超过250多万人,占比超过36%,其中多数生活在西海固地区。
一串令人揪心的数字揭示着西海固的贫困。1982年西海固又遇大旱,农民人均有粮88公斤,人均纯收入44元,70%的农户不能维持温饱。截至1993年底,宁夏南部山区仍有140万人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年人均收入低于500元。
都说故土难离,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搬迁是唯一的出路。从20世纪80年代起,宁夏持续通过吊庄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等6次大规模的易地搬迁移民,将123万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群众搬到近水、近路、靠城的地区。
庙庙湖村是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的一个安置点。自2013年以来,西吉县已陆续有7000余名群众搬迁至此。为了确保移民搬迁后能够稳定增收,当地政府通过搭建种养殖合作社、劳动服务中心、就业一条街、扶贫车间等平台,确保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
黄金花工作的扶贫车间有120多位工人,其中90多个是移民。“很多移民搬来之前只会种地,我们对移民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快上手,现在熟练工每个月能拿到5000元的工资。”车间主任叶红琴说。
从地道的农民变身“上班族”的黄金花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她告诉记者,过去山区的回族妇女外出打工的机会很少,一辈子只能围着土地、灶台和孩子转,而现在她能上班顾家两不误。“对于我们年轻人,有挣钱的营生、能够自食其力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她说。
“把农民从深山里移出来,拔了穷根,解决了吃饭难、喝水难、种地难等一系列难题,就能打破世代贫困的循环。”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刘学智说。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村民正在覆膜准备种植西红柿。新华社记者 马丽娟 摄
搬出大山,孩子们也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2012年,宁夏中卫市海原县1665户家庭从深山集中搬迁到黄河之滨的中卫市中宁县宽口井生态移民区。这是专门为这些移民家庭新建的村子,旁边有7000亩的枸杞园,每家每户都有养殖圈棚。除此之外,一座现代化的九年制学校——宽口井中石油希望学校也同时建成招生,这也是柯原搬迁之前最期待的。
“以前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搬家后步行只要几分钟。新学校有很多特别先进的东西,开的课也更多了,我可以学习喜欢的兴趣课程,比如音乐。”16岁的小移民柯原说,她在移民村的新学校参加了合唱团,还有幸去北京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
据宽口井生态移民区宁原村党支部书记马汉文介绍,宽口井安置的全部是回族群众,他们以前居住的地方是地震断裂带,出行、吃水、上学都不方便,最主要的是增收很困难。相比之下,移民新村的条件好太多了,每户都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卫生厕所,村里还通自来水、通网络,公交车直达县城……
“考虑到回族群众善于经商的传统,同时也为了方便村民日常生活,当地政府还在宽口井建设了一个大型农贸市场,并配套了多栋商业楼房。”马汉文说。
据马汉文介绍,随着移民村产业日趋多元,村民的收入也在稳步提高,宁原村人均年收入已从2012年的2800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72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6年的421户减少到目前的2户。
“以前在老家,村里几十年才能出一个大学生,但从搬迁到现在,村里已经出了60多个大学生了。”马汉文说。
从老家几间破败的校舍到移民村红墙蓝瓦的宽敞校园,再到如今建在首府城市的重点高中,柯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现在的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这也是全家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