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一则报道称,随着疫情反弹明显,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市长宣布该市重启方案恢复到第一阶段,仅允许基本生活需求商业活动重开。而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却表现出越来越脱离疫情实际形势,也越来越脱离安东尼福奇教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报道称,截至当前,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经超过13.5万例,在近期明显反弹。对此,福奇表示美国面临的问题很严重。
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当地时间10日称,美国正在处于非常严重的问题之中。
但相反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却一再强调,美国疫情控制得很好,一切正在恢复正常。
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并不愿意了解或承认美国疫情真实的严重性,上一次特朗普与安东尼福奇教授见面还是在6月2日,而上一次福奇直接向特朗普汇报疫情情况已经是两个月之前的事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截至7月10日新冠肺炎数据
实际的疫情病例统计显示,在5月13日,美国还有22个州新增确诊病例的数量在下降,而如今确诊病例数量下降的州只有4个。上一次福奇向特朗普汇报是在5月10日,当时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近133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近8万例。而两个月之后,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增加了2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近13.4万例。
报道还指出,如今特朗普已经不是在对抗病毒,而是直接对抗一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共服务了美国6任总统的美国顶尖传染病学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还称,福奇教授人很好,但是犯了很多错误。
福奇教授表示美国处在严重的问题之中,这是特朗普不愿意承认的。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福奇表示:“我一直以来都因为讲真话而被认可,而不是讲那些糖衣裹着的谎言,这也许正是最近我很少有机会接受电视媒体采访的原因之一。”这些真话特朗普并不想听,因此也不想福奇接受媒体采访。
△英国《金融时报》采访福奇报道截图
履历丰富的抗疫大咖
自1984年起,福奇就开始出任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一直奋战在美国抗击新发流行病的最前沿——从艾滋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以及寨卡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病毒,直到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
福奇有着深厚的传染病研究背景和相关经验。据泛美卫生组织官网介绍,在1993年至2003年的10年间,他在免疫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排名全球第九位。
福奇不仅在专业学术领域成就显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政府的传染病防治政策和战略。他先后服务6任美国总统,为历届政府提出诸多专业建议。2008年,他获得代表美国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福奇多年的好友、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姆评价福奇:“他很执着,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直言不讳 逐渐遭白宫孤立
《洛杉矶时报》早在3月就发表题为《福奇教授是大众需要的道出疫情真相的人,让他做好工作》的评论文章,文中称,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特朗普所作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就是任命福奇教授作为白宫应对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福奇不会为了自我安慰而不尊重事实或否认科学。
△《洛杉矶时报》:福奇教授是道出疫情真相的人
当特朗普称抗疟疾药物氯喹和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早期试验结果“非常令人鼓舞”时,福奇表示,“没有有力证据”显示其可以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特朗普表示距离新冠病毒疫苗面世已很接近,而福奇一直称,疫苗大规模应用很可能要“一年至一年半时间”;白宫坚称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充足时,福奇坦言“美国目前的检测能力尚不能满足需求”。
不少美国人一直为福奇敢于“唱反调”捏把汗,3月23日,福奇缺席白宫疫情通报会,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引发猜测,公众在推特上发起“福奇不见了”“福奇去哪儿了”“让安东尼说话”等热门标签。
美国《纽约时报》此前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信任福奇就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信息的民众有67%,而信任特朗普的比例却只有26%。
多次遭白宫阻拦接受国会质询 或接受电视采访
5月初,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House Committee on Appropriations)计划就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召开听证会,拟传唤传染病专家福奇出席听证,但遭到了白宫的极力阻止。
5月12日,福奇出席国会参院卫生、教育、劳工与年金委员会(Health, Education, Labor and Pensions Committee)听证会时提出警告,说如果新冠病毒传播速度不变,接下来美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将超过10万例。
但让美国民众失望的是,作为多年从事流行性传染病研究的福奇教授,对疫情形势所作的科学准确评估,却从未得到白宫的真正重视。
近日,福奇教授再次向《华尔街日报》表示,目前疫情迅速恶化的几个州,应该严肃考虑像今年3月一样的再次“封闭”。相比之下,特朗普以及身为白宫抗疫小组召集人的副总统彭斯,却仍在多次强调要美国重启经济活动不能停止,还要求各州政府在今年秋季必须让学生返校上课。
(央视记者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