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人民日报为什么点赞云南的这支村民志愿服务队?
2020-08-04 19:25:0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1
听新闻

8月4日,人民日报要闻六版关注云南迪庆五境乡的一支村民志愿服务队。服务队带头发展产业、义务修桥补路、主动清理环境卫生,如今的五境乡早已脱贫,乡亲们正在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着。

全文如下:

帮贫困户发展生产,替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干活,到村里捡垃圾,为村民打扫庭院……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活跃着一支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的志愿服务队。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是做好事,服务队都会主动搭把手。

村民们为什么会自发成立服务队?这还得从3年前的“四笔账”说起。

2017年初,五境乡围绕脱贫攻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一轮满意度测评。结果,泽通村的满意度低于其他两个村。

“我们的干部付出了很多,可同样的付出,为啥得到的评价差距这么大?”五境乡党委书记高志华有些困惑。

带着疑问,乡、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展开调查研究,并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村民对政策不了解。近年来惠民政策不少,可具体哪些能落到自己头上,不少村民并不清楚。扶贫政策是不是只有贫困家庭受益、脱贫攻坚与普通群众有何关系……群众心中有这样那样的疑虑。

于是,五境乡的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算好“四笔账”——惠民政策账、基础设施建设账、产业发展账和党员个人账。

一户一户算账,逐项解读政策。算账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们发现一些非贫困户认为“政府偏向贫困户,福利跟自家没关系”。实际上,水、电、路、太阳能路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家都能享受到的公共资源和设施;不仅如此,扶贫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也都跟着受益,如今全乡新型农民合作社总数已超过10个,涵盖多种畜牧养殖和药材种植,村民增产又增收。

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要算得明明白白,老百姓才会买账。“不算不要紧,一算才知道不只贫困户得了帮扶,咱村里人其实都在这扶贫政策里得了好处。”村民肖农心里透亮了。

“咱们得了这么多实惠,心里应该有个数。”村里的党员格茸说,“不能忘本,为了日子过得更美,咱们自己也得干点啥。”2017年,有感于“四笔账”,格茸和另外4人自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帮助村民发展产业。

2018年,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泄洪,沿江各村镇需要及时疏散和安置群众。接到通知后,格茸立即带领服务队成员赶到沿江低洼地段帮助群众转移财产、搭建帐篷,从早干到晚。格茸和队员还帮助店铺和居民逐户清淤。就这样,他们自带干粮在江边忙了两天两夜。

在格茸的带领下,服务队带头发展产业、义务修桥补路、主动清理环境卫生,帮扶内容越来越多样,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今,周边的仓觉村、霞珠村也相继成立了志愿服务队,格茸所在的服务队已经发展到48人,五境乡志愿服务队成员达到了109人。

算好“明白账”,群众心里亮。如今的五境乡早已脱贫,乡亲们正在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着。

■记者手记

政策落地人人受益

在脱贫攻坚中,贫困户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重点帮扶的对象。但实际上,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惠民政策,脱贫攻坚的每一项工作,都惠及当地所有群众,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要想获得普通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支持,扶贫干部就得多与群众互动沟通。五境乡算出“四本账”,就是把群众工作做精细,让群众感受到变化的同时,还要让群众明白变化是怎么来的。群众心里透亮了,也就更加支持干部的工作。

更可贵的是,算明白账激发奋斗的动力。“不能忘本,为了日子过得更美,咱们自己也得干点啥。”村民的朴素话语,道出了真情实感。有了好政策,再加上村民互帮互助、齐心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标签:
责编:戴凌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