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5.6%,到上半年的逆势增长0.5%,浙江经济走出了一条复苏明显的“V”型曲线。浙江经济上半年的部分数据尤为亮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0个百分点;出口增长3.3%,领先东部。
浙江经济如何在较短时间里实现“反转”的呢?
“实”字当头——
护住发展基本盘
浙江拥有700多万市场主体、10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出口占全国比重超十分之一。疫情对于浙江,冲击更大,应对更困难。
以非常之策应对非常之势,这是浙江人近来常说的话。
非常之势,说的是体量大、受冲击大。浙江经济已站上6万亿元新台阶,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风险变量更多也更为复杂。全球疫情大暴发,让外向度极高的浙江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全省工业、投资、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明显下滑,多地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普遍承压。
非常之策,说的是见事早、行动快、研判准。疫情突如其来,浙江以最快速度为实体经济赋能,省委、省政府提出“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2月1日,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班;2天后,下发做好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4天后,支持小微企业渡难关“17条”出炉;9天后,全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30条”意见出台。半年来,浙江密集出台惠企政策。
人流、物流、商流快速畅通,不断为复工复产提速。从五色“疫情图”到“健康码”,从“一图一码一指数”到“包机包车包专列”,浙江企业复工复产程序不断简化,浙企员工返程绿色通道越来越畅通。
发挥有效投资“压舱石”作用。3月3日,在全省一级响应下调为二级响应后,浙江立即举行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53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864亿元,既以非常之策稳住基本盘,更着眼长远化危为机。
应变力,就是变现力。上半年,工业成为浙江经济增长贡献最主要的力量。工业经济一季度下降10.2%,二季度增长8.6%,二季度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3.6个百分点,贡献率59%。上半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2.0个百分点,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工业、服务业的双双回升,稳住了浙江经济的基本盘。
逆势求进——
创新激发新动能
稳中求进,逆势求进,不仅要稳住眼下的经济,更要积聚发展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浙江各地,一个个5G基站正加速布点。仅今年上半年,全省就新增5G基站超过3.5万个。新基建,正成为浙江通过有效投资对冲下行压力的重中之重。不久前,浙江公布三年万亿新基建计划,力争两年后建成5G基站12万个以上,这意味着到2022年,浙江将实现乡镇以上区域、重点行政村及重要工业园区5G信号全覆盖。
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崛起,成为浙江经济稳中有进的关键推手。上半年,浙江通信电子、医疗物资、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高增长。
“互联网+”传统产业,融合正当时。创立于1986年的传化集团,从制造业起家,如今随处可见互联网元素。旗下的“传化化学”是一家大型精细化工企业,疫情初期,工人复工延迟、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物流受到限制,外贸订单满足率只有70%左右。得益于智能生产线的启用,复工初期工厂产能就恢复至日均水平的90%,确保了外贸订单按时保质交付。
“中国经济的大动脉正在畅通起来。”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这一判断在传化物流格外清晰。目前,传化智能公路港物流中心遍布全国27个省份、100多个城市。5月份,平台内入驻的物流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0%以上;服务于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的传化网络货运平台,6月份有效订单量突破11万单,与1月份相比绝对增长率达470%。
低压电器龙头企业正泰集团,率先布局新基建,用5G网络打造了浙江首个边缘计算智能车间,生产效率提升3倍;吉利集团投入3.7亿元,研发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今年前5个月产值超过20亿元;雅戈尔集团加快改造5G服装工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提升柔性生产能力。
一组数据可见浙江逆势求进的决心和信心:今年上半年,浙江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3%;1月份至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11.8%,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5.8个百分点。
“改”为人先——
下好科学应变先手棋
落实政策,精准滴灌,深化“三服务”。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浙江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注重下好应对变局的改革先手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各级政府情暖企业,共渡难关,为“两手硬、两战赢”清障开路。
国内目前有数个获准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研制项目,其中用于疫苗的药用包装则来自浙江缙云县一家生产疫苗包装原材料的“肖特玻管公司”,它是德国肖特集团旗下的企业,主要生产世界顶级的中性硼硅药用玻璃。
新启用的生产线必须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安装,而受海外疫情影响,25名德国专家来华受阻,企业生产线建设一度面临“停摆”。得知企业困境后,缙云县迅速谋划,积极作为,第一时间与中国民用航空局、浙江省外办等单位沟通协调,最终确定德国专家于6月30日启程来华。25名德国工程师抵华顺利解除隔离后,加紧为“肖特玻管”安装特种玻璃窑炉生产线。
渡难关、挺企业、稳市场,浙江深谙非常之时更需“改”为人先、下非常之功。
在杭州,企业办事“一键直达”成为现实。2月份,杭州市成立攻坚专班,探索构建“亲清在线”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平台于近日上线“线上行政服务中心”,将“无感”智慧审批纳入城市智慧治理体系,累计开展服务27万余次,办理各类业务1.6万余件,服务企业1.3万余家。
纵观全省,133万名公职人员手握“浙政钉”,在减少聚集的要求下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不停摆。2月初,浙江只用一天就在“浙政钉”上搭建了防控组织体系,分属省、市、县、乡四级的上万人被归入这个临时组织,实现即时互查、沟通。
治理效能的提升,得益于政府数字化转型改革的前瞻布局。从“健康码”“企业码”“安全码”,到“亩均论英雄”“标准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已经成为撬动经济社会综合改革的牛鼻子。
改革加力,激发投资活力。今年上半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交通投资均保持正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更是同比增长12.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