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再度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从儿时起,每个人都记在心间的诗句。代代相传,勤俭节约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国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仍需牢记粮食来之不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播种到收获,每一粒粮食都浸染了劳动者的汗水。以实际行动反对铺张浪费,就要从善待每一餐饭,温柔对待每一粒粮食开始。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在个别自助餐厅,饕餮盛宴沦为“剩宴”,婚丧嫁娶的宴席不乏铺张……一幕幕场景令人痛惜,更凸显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必要性与长期性。
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是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纵向历史看来,绝大多数国人脱离温饱线仅有几十年的短暂历史。而从横向比较来看,粮食紧缺依然是世界性的危机,饥饿并未就此远去。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节约粮食,厉行节俭,都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与国家与社会整体发展息息相关。每个人浪费一点点,放在14亿的人口基数上,就是巨大的浪费。消费的自由并不天然赋予人们浪费的权利,这绝不仅仅是挥霍钱财、浪费社会资源,更是对共有成果、社会公德、制度规则的践踏,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不能丢、对优秀传统的坚持不能丢、对刚性约束的敬畏不能丢。
餐桌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虽然餐桌只是一方小天地,但餐桌的风气能够直接折射出社会的风气,好的餐桌之风也能够成为美德与文明的推进器。节约粮食,是一种倡导,一种宣示,一种约束,更是一种高尚的生活,只有不再受“眼大口小”的生活习惯影响,不再让“只要体面”的观念意识作祟,新的生活观、消费观才能蔚然成风,利国、利民、利己的美德善举才能得到始终如一的践行。
拒绝餐饮浪费并不难,贵在所有人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日常吃饭,少讲点“面子”,多要点实惠;少点一道菜,多打一个包;服务员多些提醒、引导,餐厅多些半份菜、小份菜……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餐饮浪费行为一定能够越来越少,餐桌上的文明也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这股从餐桌而起的清新节约之风,也终将吹遍神州大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评论员 马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