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2日电 题:烤鱼店主艾力的“翻身”秘方
新华社记者孙哲、何军
“我的烤鱼味道好不好,你看看店里人流量就知道了。”
一片烟火间,艾力如孜瓦柯忙着给散发诱人香气的烤鱼涂刷独门“秘方”。从穷汉子到远近闻名的烤鱼老板,论起如何成功,“咸鱼翻身”的艾力心中自豪溢于言表:“一得找准路子,二要胆大肯吃苦,三嘛,就是要用好党的好政策。”
家住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加汗巴格乡达里亚博依村的艾力对此深有体会。身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曾经的艾力只能像辛劳穷苦一生的父母那样,守着3亩多土豆,偶尔做小工贴补生活。几年前的一场大病,让艾力家中光景愈发紧巴。2014年,他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病情好转后,要强的他急于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却苦于难觅门路。“墨玉有许多烧烤店卖烤鱼,生意火爆。”一日,陪儿子在街边吃饭的艾力突然萌生烤鱼的念头。和田地区少雨干燥,尽管终日与沙漠为伴,当地人却对烤鱼情有独钟。
“别人能干我也行。”不断学习后,他的技术得到家人好评和支持。揣着借来的4万元,烤鱼店不久开张迎客,未曾想却遭遇“当头棒喝”。
烧烤店林立的当地,艾力的招牌默默无闻,店面也较为偏僻,有时一天只有一名顾客。他暗自责备自己不争气,“但想到以前吃的苦,就决心不能再让孩子受委屈。”
精心炙烤一条烤鱼大约需要40分钟,三面环沙的墨玉夏季酷热难耐。“懒汉是过不上好日子的,我知道那首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从天亮到天黑,满头大汗的艾力从未休息过一天。烟熏火烤中,一家人的日子开始蒸蒸日上。
在艾力看来,烤鱼生意走上“快车道”的关键一环,要归功于当地脱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今年,墨玉县将正式脱贫摘帽。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深入推进,三年来,达里亚博依村人均年收入快速增长,今年预计将达10410元。“大家手头有了钱,才愿意来吃烤鱼。”他说。
得益于乡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邻近县城的达里亚博依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镇游客休闲观光。借着“东风”,艾力也将店面修缮一新,取名“舒心农庄”,在自家院落开起休闲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旅游业起来后,食客也多了,店面改建和装修期间,驻村工作队一直给我出谋划策,还帮我申请到免息贷款。”他说。
如今,艾力一家已不再为生计发愁。每天都有来自周边县市的“粉丝”驾车前来捧场,甚至连邻村驻村干部也特意在休假前订制烤鱼,带回乌鲁木齐和亲朋分享。夏天忙碌时,店里一天就可售出50条烤鱼,年收入10多万元。
越来越响的名头,吸引来的不只是食客。去年春天,村里贫困户如孜买买提热依木主动找上门成为店里小工,期待像艾力一样打一场“翻身仗”。一年朝夕相处中,艾力从干劲十足的徒弟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便将“绝学”倾囊相授。
今年3月,通过自治区实施的转移就业计划,正式“出师”的如孜买买提将烤鱼生意带去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在千里之外开辟新市场。“阿勒泰当地烤鱼也很有特色,但我们的技术独一无二。”他说。多次联系中,艾力得知如孜买买提已逐渐站稳脚跟,每月寄回家的收入也节节攀升。
充满“野心”的艾力已勾勒出蓝图。“顾客越来越多,店里略显拥挤,我准备再找个宽敞店面,多雇几个贫困户,有了成功‘秘方’,我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