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丰收的路上(农民画)谭雨霞
秋天里的故事(油画)常兴海
侗家又逢丰收年(中国画)卢平
收获季节(版画)毛龙江
丰收喜悦(油画)周丽萱
金秋(油画)周小宁
丰收(农民画)艾则孜·吐乎提
【画中话节气】
“又是一年秋分时,暑去秋来收获忙。果实累累满山林,遍地金黄谷满仓。”一片绿、一片红、一片金黄,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一派稼禾覆盖大地的丰收景象。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忙碌的农民,喜笑颜开,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丰收节来了!”
伴随着秋分节气的临近,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这是中国亿万农民庆祝丰收成果、分享丰收喜悦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祈愿五谷丰登、祈福国泰民安的节日。全国各地农民在这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在流金溢彩的田野里奔波忙碌,处处呈现出一幅幅喜人的丰收画卷。丰收,也是艺术家们共同关注的重要创作题材,画家们或是直接描绘丰收时节的劳作场景,或是重点刻画农民们欢庆丰收的喜悦笑容,抑或是以充满个性的艺术视角将纷繁的“丰收元素”进行解构、重组。众多佳作不仅展示出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展现了现代农业的多元魅力,更丰富了丰收节的内涵与外延。
周丽萱的《丰收喜悦》是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展”的一幅写实油画作品。画面中三个人物绕着麦草堆围成一个小圈,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场景设计简洁而质朴,飞扬的草沫和升腾的青烟,与人物的姿态相互呼应,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中人物的精神面貌与劳作场景完美结合,真实地再现了三位农村妇女在麦场欢快劳作的唯美画面,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实技法。
常兴海的油画《秋天里的故事》虽然将画面的主要人物都集中在一辆三轮车上,但人物的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却显示出画家在构图上的精心安排。整幅作品色彩厚重斑斓,冷暖关系明确,人物着装的色彩变化丰富。从塑造效果来看,画面整体笔触灵动,粗犷凝重,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在场景与语境的表达上巧妙地烘托了秋收时节喜庆的场面与农民欢快的心情,这种一气呵成的直接表现方式很容易让观者产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丰收的喜悦氛围之中。
同样是表现丰收之喜,聂博的油画《丰收》却另辟蹊径,以另一种视角展现了人们对丰收时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作者采用特写角度,以一辆货运卡车为表现主体,构图简洁明了,造型生动自然,用色沉稳大气,笔触朴实而富有节奏,仿佛这辆满载硕果的卡车正缓缓向我们驶来。画面中虽没有任何人物形象出现,但却带给观者一种扑面而来的幸福之感。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无疑是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丰收”的主题而言,每个民族不同的农事习俗和劳作状态,乃至丰收时节各具特色的庆祝方式,都是画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唐鲲的《羌寨丰收节》是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一幅版画作品。作者将羌族人民欢庆丰收的大场面引入画面加以表现,鼓乐齐奏,载歌载舞,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画面人物众多,姿态各异,造型生动自然,构图稳定饱满,线条利落流畅,充满着力量感和节奏感,这都依赖于作者对这一场景的深入观察和细腻表现。
中国画《侗家又逢丰收年》的作者卢平作为女性画家,其作品体现了独特的女性视角,散发着生活的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画面以妇女和儿童为表现主体,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在人物造型和场景的处理上富有较强的工艺装饰意味。与其他表现喜庆、热烈的“丰收”题材作品不同,她的作品营造出一种温润、恬静的情感基调,颜色渲染追求通透、清新的韵味,使画面显得宁静而细腻,充分体现出东方绘画的意境和神韵。
画家罗江喜欢以生活在云南红土地上的彝族人物形象作为他创作的主题,他一直带着一种真诚的情感去表现他熟悉的生活。《秋分》是体现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面貌的写意中国画作品。画面中的彝族妇女肩背着孩童,手里做着农活,神情泰然自若,仿佛沉浸在一种祥和的幸福之中。作者运用轻松洒脱的线条、自然随意的笔墨表现了彝族人民的勤劳与朴实,饱含着作者对彝族父老乡亲深切的爱。
丰收时节的硕果累累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对丰收喜悦的艺术再现自然也少不了农民画家的精彩描绘。谭雨霞的《走在丰收的路上》体现出有着“岭南艺术奇葩”之称的广东省龙门农民画的独特韵味。这幅作品吸收了剪纸、刺绣、木雕等民间装饰造型艺术语言,借鉴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的表现形式,以单线平涂的手法进行创作,突破了焦点透视、比例、结构等基本绘画方法的束缚,以浓墨重彩渲染了农民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强烈的视觉张力让人眼前一亮。
漫长的劳作、耕耘是艰辛的,收获时节的那份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也是实实在在的。对农民如此,对画家亦如此。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画家们用画笔把山河大地涂抹上浓烈而厚重的温暖色调,那些强烈的色彩和富有活力的笔触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无不让观者感受到通透的、灿烂的、蓬勃的生命本质。画家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这些表现丰收、赞美劳动的佳作以独到的艺术角度和艺术魅力,在美丽的金秋时节绽放异彩,为这个收获的季节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作者:李英武,系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