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高原,秋高气爽。
金黄的青稞田里,人们辛勤劳作,歌声、吆喝声交织,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漫步在城镇乡村,一栋栋藏式新房,成为见证雪域高原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全面小康的最美风景。
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以来,西藏累计实现62.8万贫困人口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而一场史无前例、超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行动,则是消灭贫困的关键。
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西藏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目睹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生活正在发生新变化。
从高寒远山到河谷城镇:“再见了,地方病”
坐在村手工合作社里,40岁的达吉与同事相对而坐,配合着缠绕一卷卷羊毛线。
尽管手指关节还有些弯曲,但达吉努力让动作快起来,眼神中透出一股倔强。
这是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四季吉祥村(8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达吉是西藏当雄县羊八井镇彩渠塘村村民。谁能想到,三年前刚搬到这里时,她因严重风湿病常年卧床。如今走出家门就业,她说:“生活终于有了一道亮光。”
彩渠塘村是西藏精准扶贫风湿病患者的一个集中搬迁安置点。2017年,那曲、阿里、昌都三个地市的150户贫困户分四批搬到这里,全村683口人中,患有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就有204人。
这是西藏当雄县羊八井镇彩渠塘村(8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在西藏,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土地上,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高寒、缺氧做斗争。特别是在一些地方,风湿、痛风、大骨节病等高原疾病多发,生存都困难,改善生活、发展生产更是难上加难。
疾病,曾是西藏贫困发生的重要原因。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一份统计显示,2016年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6.34万人。
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风湿病防治研究羊八井基地,彩渠塘村的村民在接受常规检查(8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没有百姓健康,哪有全民小康”,而让贫困群众彻底搬离致病环境,在“世界屋脊”奔小康道路上,无疑成为一个标志性帮扶之举。
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彩渠塘村,达吉在康复中心不断变换药浴、热敷、放血、针灸等疗法,加上温泉疗养,病情慢慢好转起来。在她身边,丢掉双拐、离开轮椅的患病村民越来越多。
在西藏玉拓羊八井温泉水疗中心,彩渠塘村村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浴(8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让穷者远离饥荒,让病者远离忧伤”,曾是西藏人民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一场以筑牢民生屏障为出发点的易地扶贫搬迁,正让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60多个,26.6万名贫困群众乔迁新居。从高寒远山到河谷城镇,绝不只是让贫困群众居有定所、病有所医,也在创造更多可能。
雅鲁藏布江畔,四季吉祥村,曲水县一处主要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搬迁安置点。
四季吉祥村村民多吉久美(中)和家人在自家新房里留影(2019年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洛桑念扎从曲水县白堆村搬来。之前,全家人守着深山沟里的10亩旱地和几十头牦牛,因他妻子患病,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来到靠近高速公路和机场的新家,洛桑念扎在村干部帮助下,发动村民承揽荒山绿化、苗木种植等业务。如今他摆脱贫困,还成了全村致富带头人。
洛桑念扎说:“挪出了穷窝,机会自然就来了。”
从求生存到谋幸福:“你好,新生活”
“三岩”,一个地域词汇,在藏语里面,却有着“劣土”的含义。
从昌都市东行约300公里,一条金沙江将川、藏两个省份隔开,三岩人就在大山和峡谷的过渡地带,沿江而居。
由于地势险恶、土地贫瘠,三岩人世世代代走不出大山,很难融入外部世界,几乎陷入“越贫穷越封闭,越封闭越贫穷”的死循环。
2018年5月,西藏作出实施三岩片区跨市整体搬迁的决策。在金沙江畔离群索居的1.1万名三岩群众,终于迎来了人生转变。
这是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的昌乐苑安置点(9月25日摄)。新华社发(西洛摄)
走进拉萨市柳梧新区的昌乐苑安置点,搬迁户们住新楼,子女就近上学,老人就医方便,年轻劳动力要么在家门口上班,要么去市中心寻找就业机会。从芒康县戈波乡迁来的阿帕老人由衷感慨,犹如一股春风迅速消融冰雪,三岩人一步跨千年,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沐浴着脱贫攻坚春风的,还有藏北广袤草原上的牧民们。
为破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难题,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实施高海拔生态搬迁,计划8年时间内搬迁13万人。
拉萨西郊的堆龙德庆区噶冲村内,坐落着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点。
这是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嘎冲村里搬迁群众的民居(8月4日摄)。新华社发
2018年6月,生态环境脆弱、地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荣玛乡整体搬迁,262户1102人离开总面积比海南省还大的荣玛乡。
人退草进,搬迁后荣玛乡放牧的牲畜减少接近九成,退出草场357万亩。羌塘大草原上的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等野生动物,迎来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
离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牧民们还是担心:“今后生活何去何从?”
市、县、乡几级政府精心规划,在噶冲村安置点新建了牦奶牛养殖场、绵羊育肥场和牧家乐等,用于安排就业。最近,这里还借助紧邻青藏公路的优势,修起了停车场,办起了快餐店。
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农民在青稞田里忙着收割(8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扶贫干部拼尽全力,搬迁户们也积极作为。
在噶冲村两公里外的拉萨市象雄美朵景区,19岁的交穷凭借从小学会的骑射技艺,每周都会去马场表演马术。
在昌乐苑安置点,42岁的扎西罗布也忙碌起来。这位结婚后几乎没有做过家务活的三岩汉子,最近前往市政环卫公司上班。
“该给的政府都给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还靠我们自己创造。”他说。
从孤独戍边到“一个都不能少”:“哈达献给党”
初秋的清晨,玉麦乡小学铃声响起,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很快就在山谷间回荡。
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曾被称为“中国人口最少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只住有一户三人——桑杰曲巴和他的女儿卓嘎、央宗。
西藏玉麦乡搬迁群众在学习烹饪技术(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桑杰曲巴父女两代人几十年默默守护祖国领土的故事,如今已被许多人熟知。13年前,高中毕业的巴桑次仁初到这里工作,深深体会守边的不易。
“刚来时,乡里没有学校,人们临时把一间土房改成教室,这里的孩子才第一次在家门口上课。”如今已是玉麦乡玉麦村党支部书记的巴桑次仁回忆。
十几年前,玉麦不通公路。每到冬季大雪封山,巴桑次仁和乡民们与世隔绝,往往一过就是小半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西藏大力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一个个偏远、闭塞的边陲山乡,如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置身于玉麦乡街头,一座座藏式小院错落有致,道路两旁商店、家庭旅馆、藏餐馆林立,学校、卫生院、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卓嘎、央宗姐妹告诉记者,政府给乡民们发放各种补贴和生态岗位工资,还想方设法帮着发展边境旅游、竹器加工等产业,“在这里守边戍边,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
国家厚爱如山,换来的是百姓深情似海。
一个多月前,随着一辆辆卡车缓缓驶入山南市错那县卡达乡,“边境小康村”多塘村迎来了一批新居民。在这里,他们将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边境放牧、发展生产。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边巴旺久是第一批自愿报名的搬迁者。他说:“党和国家关心、关怀我们,我们愿用生命守护好祖国的一草一木。”
西藏玉麦乡搬迁群众在蔬菜大棚里学习种植蔬菜技术(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在群山环抱的玉麦乡,这几年随着新人口入住,现在居民也已超过200人。曾经的孤独冷清,逐渐被热闹取代。
国庆将至,玉麦乡每家每户门前都换上了崭新的五星红旗。
卓嘎的小女儿巴桑卓嘎1996年出生,去年大学毕业后回到玉麦。“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她说,扎西德勒,我们将用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文字记者:罗博、王炳坤、赵一鸿
视频记者:韩曦乐、索朗德吉、洛卓嘉措、孙非、格桑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