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中国梦·黄河情】护生态兴水利促产业 宁夏唱响黄河协奏曲
2020-09-28 22:01:00  来源:中国网  
1
听新闻

中国网银川9月27日讯 (记者孙灵萱)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儿女护黄河。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调研时来到黄河吴忠市城区段,了解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强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自古以来,黄河水滋养着宁夏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宁夏各族人民。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的殷切期待。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示黄河流域各地协调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实践、新成效,“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到宁夏进行了采访,探访塞上江南,感受黄河的宁夏安澜。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摄

护生态——

白芨滩治沙造林 建“绿色长城”

“治沙很平凡,你们很辛苦,成果很喜人,很鼓舞人心,这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也坚定了我们治沙的决心,对你们的事业,我们会全力支持。”白芨滩的人们牢记2008年习近平来这里视察时给大家的鼓励和叮嘱。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芨滩防沙林场)建立于1953年,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保护区、林场总面积共148万亩,地处银川市黄河以东毛乌素沙地边缘,未治理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一是对母亲河-黄河的影响,距离黄河最近距离5公里,区域内分布有10多条水蚀冲沟,黄沙沿沟进入黄河,抬高河床,影响黄河安全;二是干旱造成风沙危害严重,处于银川东大门位置,也是距离首府城市最近的沙漠,年降雨量150-170mm,沙丘高大,自然修复力极弱,风沙造成的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危害较大。

2008年以来,白芨滩治沙再提速,每年以2万亩速度治沙播绿,把沙漠推远20公里,构筑起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20-30公里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屏障,人工促进自然修复成效显著。

今年55岁的吴敬忠是白芨滩管理站第二代护林员,在他守护的林子里,有他的父亲和老一代白芨滩人载下的老榆树。每天一个人带上防火工具,骑上摩托车在林区里巡护20多公里,风雨无阻,从未停止。

“现在看到这里,还是会有流眼泪的感觉,因为曾经在这个地方真正地流过汗、流过泪”。当问及现在的生活时,吴敬忠面带笑意说,“治沙把恶劣的环境改变了,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也住的更加舒心和放心。”

60多年以来,三代白芨滩人坚持不懈,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银川河东的生态安全,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青铜峡大峡谷

兴水利——

兴水富民 兴水强区

“秦汉时代的高台式建筑风格,青铜色扭面轻钢屋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位于青铜峡峡口地区的宁夏水利博览馆。

宁夏水利博览馆,2010年3月开建,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4085平米,布展面积2850平米。馆内共设序厅、千秋流韵、盛世伟业、水利未来、水利文化、水利人物六大部分23个单元,展陈汉代五角形陶质水管、宋代灰陶水管、民国渠绅碑、汉渠碑首、钮公德政生祠碑等文物(实物)700余件,塑造昊王开渠、塞北江南等场景沙盘多处,比较全面地展示了2000多年来宁夏深厚的水文化积淀和千秋流韵的治水历史,反映了建国60多年来宁夏水利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宁夏自古以来,唯黄河而存在,唯黄河而发展。得益于黄河母亲无私的哺育,宁夏的水利建设,虽然历经朝代更迭和灾难曲折,但总在国家统一、开放包容、文明辉映的主旋律下延续发展,对促进农牧业生产、维护边疆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从司马迁“水之为利害”到郭守敬“因旧谋新”,从乾隆大帝“兴水利以尽地利”到宁夏知府张金城“河渠为宁夏生民命脉”,秉承着前人对治水深刻的感悟,每逢时局稳定,当时的政权阶层总把开渠屯垦当作为政之要。适时督率民众,大兴水利,造就了“塞北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

青铜峡大坝水利风景区

回溯历史,汉代的激河浚渠、西夏的卷埽治河、元朝的更立闸堰、明代的十里长堤,清朝的规模开渠,无不闪耀着宁夏劳动人民朴素的科学治水观与兴利治水的聪明才智。

新中国建立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贯彻中央治水方略,深刻认识宁夏依水生存、因水贫困、唯水发展的现状,掀起大规模兴修水利的高潮,开创了综合治水的新局面,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溉、排水、防洪、水保等水利工程体系。现今,坚持“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和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思路,实现了农业水利向工业水利、城市水利、生态水利的巨大转变。为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随着农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西鸽酒庄外风景 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摄

促产业——

紫色名片让宁夏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视察宁夏时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给予了肯定。总书记今年6月初视察宁夏时明确指出,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对宁夏发展葡萄酒产业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既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供了强大动力。

初秋时节,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里,生机盎然。记者团三天内先后到西鸽酒庄、贺东庄园、志辉源石葡萄酒庄,走进葡萄园区、生产车间、恒温酒窖、葡萄酒产品展厅,了解酿酒葡萄种植品种、葡萄酒的生产加工等情况。

西鸽酒庄位于青铜峡市鸽子山,是贺兰山东麓五级列级酒庄之一,成立于2017年。酒庄崇尚自然,遵循生物动力栽培的理念,追求葡萄种植的原生态,种植的葡萄品种有赤霞珠、蛇龙珠、美乐等10余个。酒庄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宁夏与新西兰马尔堡产区合作建设的示范性酒庄,西鸽正在打造中西文化融合的国际化、现代化酒庄。

贺东庄园地下酒窖

贺东庄园坐落于石嘴山市,位于全球最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北纬38°黄金生长带,是贺兰山东麓产区最北端的酒庄。庄园始建于1997年,是贺兰山东麓产区历史最悠久的庄园之一。

“贺东庄园用行动践行‘打造国际最具收藏价值的红酒品牌’的理念。”贺东庄园董事长龚杰介绍,在酿造美酒的同时,贺东庄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心全意投资发展绿色生态酒庄旅游产业。庄园树木郁郁葱葱、万鸟投林、瓜果飘香,百年老藤独领风骚,2公里观光小火车、树林游客观光慢步道、多功能环保蒙古包、越野车赛道、直升机起落平台等景观为贺东庄园所独有。

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是一座秉承“天人合一”理念的中国式葡萄酒庄,酒庄利用废弃的砂石矿区,将各类废弃建筑材料重新利用,从中国传统美学出发,融进了很多中式元素,承袭汉朝的建筑风格,历时六年打造了一座园林式的中国葡萄酒庄。经过多年的发展,源石酒庄已成为集葡萄园种植管理、精制酿造、产品研发、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酒庄。

据了解,贺兰山东麓脚下已建成92个酒庄。截至2019年底,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9.6万亩,是我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葡萄产区,综合产值达261亿元,葡萄产业每年为生态移民提供就业岗位约12万个,实现收入9亿元。

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宁夏当之无愧的紫色名片,让宁夏葡萄酒“当惊世界殊”,为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崭新的图景。

宁夏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和牵挂的地方,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在这里挥洒出一幅气壮山河的江南图景,谱写宁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不朽诗篇。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宁夏正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兴水富民,兴水强区,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奋力走出一条符合宁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再谱华章。

标签:白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夏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