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主席近期在联大的这一表态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秘书处气候变化顾问格雷罗·加西亚表示,中国此次承诺是国际社会迄今收到的最鼓舞人心的信号。
碳排放“绝对值”不公平,“累计”和“人均”更客观
最近几十年,减碳责任划分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争论焦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晚,如果以减碳为借口为其工业化进程设置“天花板”,实质是剥夺了相关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权。美国学者史密斯指出,最能反映各国减碳责任的指标应该是历史累计排放量。当前全球累计碳排放最高的国家是美国,中国这一数值只有美国的1/3。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和中产阶级,2017年人均碳排放量7.5吨,不到美国的一半。2019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8.1%,提前完成当初承诺。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28.1%,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全世界都在享用中国的工业化成果。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在减碳问题上中国都不应被过分指摘。值得一提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普遍需要60至7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敢于庄严承诺用30年完成这一目标,这不仅表明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更体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责任担当。
标本兼治,中国减碳全球点赞
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分别连续10年和11年位列世界第一。中国清洁能源领域专利数、装机数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投资额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全球50%的新能源汽车、52%的公共慢速充电站和82%的公共快速充电站都在中国,城市公交几乎实现全部电气化。2018年,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509万公顷和51.04亿立方米,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2019年NASA公布卫星图片显示,中国新增绿化面积约占全球1/4,贡献比例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放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速的重要力量。第73届联大主席埃斯皮诺萨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减碳目标上的投入让其印象深刻,无论是开发低碳技术还是推行减碳政策,中国都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甩锅抹黑,玩弄“双标”不得人心
近来,美国少数政客为转移国内社会矛盾并掩盖自身抗疫不力事实,屡屡在国际环保场合抹黑中国,但对自身问题却选择性“失明”。美国是全球累计排碳量最多的国家和世界最大固体废弃物出口国,理应在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上承担更多责任。但美方非但不痛改前非,反而在2001年宣布因不符合美国家利益,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切。2017年,本届美国政府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令世界瞠目结舌。今年1月,美国荣鼎咨询公司发布报告指出,2019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2005年下降12%左右,未能兑现其在《哥本哈根协定》中所承诺的17%减排目标。对此欧盟驻美大使兰布里尼季斯评论道,难以想象在生活方式和购买力都和欧洲相近的美国,人均碳排放量却远高于欧洲。
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是当今国际气候环境合作上最大的绊脚石。而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率先按下减碳加速键,相信将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同中国一道汇聚起强大合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走向“绿色复苏”。(吕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