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广东省对口支援地区。在我国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羊城晚报评论员在国际消除贫困日前夕来到位于川西高原的甘孜州乡城县,在千里之外的高原上亲身感受脱贫攻坚的成果。走访田野乡村,采访扶贫干部,羊城晚报评论员更加感喟于中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的脱贫攻坚具有世界性意义,体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是广大扶贫干部辛勤付出的结果。脱贫攻坚,是中国交给世界的一份满意答卷。
消除贫困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在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中,消除贫困是所有目标中的第一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7年),世界上仍然有6.7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贫困人口比例达到9.2%。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世界性意义,是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巨大贡献。以乡城县为例,2014年乡城县精准识别贫困户1270户,贫困人口6834名,贫困发生率高达26.6%。而在2019年,乡城县的贫困发生率从26.6%降为“零”,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样的脱贫奇迹不仅仅在乡城,而是发生在中国许许多多的地方。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减贫成就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过去十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制度的政治优势。脱贫工作如何开展?依靠当地显然力量不足,依靠中央又难以兼顾各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将东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导入西部欠发达地区,层层压实扶贫责任,让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抓手。这样的制度安排,在西方的联邦制国家中,是完全不可想象的。2014年到2020年,广东在乡城援藏项目18个,援建资金1.22亿元,涵盖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此外,广东还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大力推动两地的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扶贫和社会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促进了资源的公平合理流动,是先富帮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
脱贫攻坚,是中国广大扶贫干部甘愿奉献、辛勤付出的成果。脱贫攻坚工作终归离不开“人”,离不开扶贫干部的埋头苦干。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扶贫干部身体力行的实践。申剑明,是广东佛山驻乡城县的扶贫干部。当笔者见到他的时候,高原的紫外线已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很难想象他也曾经生活在温柔的岭南水乡。从繁华的大湾区到艰苦的康巴山地,从“零”海拔的珠江河口到海拔近3000米的川西高原,这其中的不易可想而知。“习惯就好吧”,淡淡一句就回应了所有困难;“扎下根来了”,是他对乡城这片土地的深情。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申剑明一样的扶贫干部,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取得如此的“奇迹”。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向人民、向世界交出满意的答卷!
(金羊网文/羊城晚报评论员孙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