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让城市更幸福
2020-11-03 12:54:00  来源:新华社  
1
听新闻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加速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这一发展形势将对中国城市产生重大影响,也对各城市做好“十四五”规划提出更高要求。

文|本刊评论员  编辑顾佳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在10月26日至29日召开,届时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规划编制已进入关键期,最近全国各个城市都在积极行动,紧锣密鼓地开门问策,征求对本地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各地“十四五”城市发展蓝图已露端倪。

“十三五”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中国城镇化率攀升至60.6%,到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生态;从参与全球分工重塑城市格局,到刀刃向内清除城市治理制度障碍,各个城市都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呈现出发展含金量高、动力充沛、协调性好、可持续性强的趋势。不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加速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这一发展形势将对中国城市产生重大影响,也对各城市做好“十四五”规划提出更高要求。

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我国已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为此,要着力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升规划指导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着力提升城市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过去,有的城市“摊大饼”式盲目扩张,资源环境不堪重负,“城市病”问题突出;有的城市媚洋求怪,特色风貌尽失;有的城市重“硬”轻“软”,人文精神流失。出现这些问题,除了受扭曲的政绩观驱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因此,编制城市发展“十四五”规划,就要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凸显内涵式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城镇化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与此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因此,相关城市要乘势而上推动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既要注重产业、建筑、公共设施等“硬件”的发展,也要注重城市特色风貌和人文精神等“软件”的提升;既要推进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也要加强民生服务的智慧应用。在编制规划时,每个城市都应思考适应新时代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真正应对人口高度集中、流动越来越频繁阶段的城市发展需求。

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有区域协调发展意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而区域协调发展是重要出路。当下,各省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策划和推动省内次级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大力培育经济副中心城市,形成新的增长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城市需要与区域总体规划做好衔接,互相之间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规划对接,在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园区等方面推进规划协同,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

展望“十四五”,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满意度,就一定能做好城市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给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