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年轻,就要做强国“生力军”——青春在创新中闪光
新华社记者胡喆、董瑞丰
国家的出路在创新,科技的未来在青年。面向“十四五”和二〇三五,我国规划部署的12方面重大任务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列在首位。
无奋斗,不青春!青年一代,是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生力军”,更是勇立潮头的创新“弄潮儿”,在普通却不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别样光彩。
最好舞台:青春在创新中不断飞跃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了瑰丽壮美的火星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奔向火星的背后,是一批“80后”“90后”怀凌云志、做务实事,继承一代代中国航天人航天报国的优良传统,在科技工作的一线书写最美的青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测试指挥高芫赫是一名“90后”,3年前才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他,如今已在火星探测任务中“挑大梁”。
测试验证卫星各单机设备主要功能性能、通过他们的手来检验卫星的“健康状态”、保证卫星完美无瑕地转入发射场等待发射……对于高芫赫和他的小伙伴们来说,每一颗螺钉都连着祖国的航天事业和他们的航天梦想。
当得知“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时,高芫赫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使命感也更强了。
无问东西守初心,奋斗朝夕逐梦行。在航天领域,还有很多矢志投身国家重大工程创新的青年,贡献着自己的才干和智慧。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6所,应用物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臧金良2013年博士毕业后,便投身当时较为冷门的微机电器件的研究与探索工作,解决了多个核心器件设计及工艺难题,勇做“冷板凳”,甘为“拓荒牛”,取得丰硕成果。
“年轻,就是要勇敢去拼。而对于我们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新时代就是我们最好的舞台。”臧金良说。
坚韧澎湃:青春在创新中不断奔涌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古老的命题,吸引着“80后”的付巧妹投身“冷门”的古人类研究。
清秀,安静,一说起专业,声调渐渐抬高,眼神也犀利起来。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付巧妹,擅长用古DNA勾勒人类演化的轨迹。今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有人形容她的发言是“最年轻的科学家讲一个最古老的研究课题”。
经常有人问付巧妹:“你的研究有什么用?”在艰难维持实验室的时候,她也曾想过要不要改做热门研究。但最终,付巧妹选择了坚守。
她被《自然》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确立了中国在古DNA与古人类研究领域强有力的国际地位”——评价词这样写道。
同为“80后”,陈云霁选择了“热门”的计算机研究,但这条道路同样充满挑战。
“寒武纪”,地球生命大爆发的时代,陈云霁研制出的首个模仿人类神经元和突触进行深度学习的处理器芯片以此命名。
一副细框眼镜,背后藏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得益于他的技术创新,“寒武纪”智能处理的能效可达到传统芯片的近百倍,能在手机上实时、高效、节能地实现机器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图像搜索等关键智能应用。
青年的勃勃生机,与科学的力量交汇、碰撞。创新的浪潮,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奔涌。
奋斗时代:青春在创新中历练成长
曾经他们只是大人眼中的孩子,如今他们已成长为创新一线的“生力军”。奋斗在创新一线的广大青年,接过前辈的旗帜,苦练真本领,习得硬功夫。
精密加工,是工业制造技能中的顶级“王冠”。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80后”钳工方文墨,是沈飞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为了提高操作精度,单一枯燥的锉修动作方文墨一天能重复8000多次。普通钳工一年顶多用坏10多把锉刀,而他一年用坏了200多把,好几次生生把锉刀练断了。
教科书上,人的手工锉削精度极限是千分之十毫米。而方文墨加工的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三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数控机床都很难与之媲美。
从“十四五”到二〇三五,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这未来的五年和十五年,对于千千万万新时代青年而言,是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挥洒青春、创新拼搏的最好时代。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一批“小科学家”与大院士面对面交流,掀起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仅让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和医疗工作者成为全民偶像,社会上更是掀起一阵“科学热”和“科学家热”。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正成为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梦想。
正如钟南山院士在鼓励学子们时所说:“不但要有要求,也要有追求;不但要有志气,还要争气;不但要有热情,更要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