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多彩时评:壮伟的千年一跃
2020-11-24 15:51:00  来源:众望新闻  作者:喻丹  
1
听新闻

为了脱贫攻坚这个共同的历史目标,4千万贵州人汇聚涓滴之力,攻克历史之艰,成就无我之功,以日拱一卒换取日增月益,以日积月累成就日新月异,让百姓富、生态美从希冀的愿景变成了现实的图景。

作者:喻丹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岁月不负有心人!

“ 紫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沿河县、榕江县、从江县、晴隆县、望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11月23日的这一声宣告,是为全局计“全国一盘棋”收官的贵州落子,是为万世谋“一个也不能少”画上的贵州句号。

最后9个贫困县出列,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壮伟的千年一跃,推动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这一跃,是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决定性胜利。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这场战役必须打赢。尤其在2020年初,总攻之际遭遇疫情袭击,贵州以辩证的思维、统筹的智慧、科学的方法、过硬的作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动员令,贵州闻令而动,奋力冲刺90天、坚决打赢歼灭战,确保所有剩余贫困县按时达到摘帽标准,确保所有剩余农村贫困人口按时达到脱贫条件。

这一跃,彰显了精神的伟力。

从2016年赤水市率先脱贫,至今天最后9个县出列,这个书写中国减贫奇迹贵州篇章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时集中同时增长同时发挥威力的过程。这一伟大的过程空前地把贵州干部群众的力量集中起来,把精神和精锐集中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艰难行进其尤未悔。4千万贵州人汇聚涓滴之力、攻克历史之艰、成就无我之功,以日拱一卒换取日增月益,以日积月累成就日新月异,让百姓富、生态美从希冀的愿景变成了现实的图景。

这一跃,是人民立场的胜利。

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是舍我其谁的自觉与担当。以人民为中心,以“笑哭论”检校施政得失,一批坚定的共产党员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脱贫一线,与群众患难与共、奋斗与共,用实干创实绩,以实绩换民心,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和意志得到锤炼,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愚公志、大发渠,一批批英雄人物将一身本领一腔热血倾注在脱贫一线,以英雄本色生动诠释新时代贵州精神,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创业史。

这一跃,是历史的人完成了历史的事。

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年前,贵州仍有623万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9%,贫困发生率18%。彼时的贵州,既要以较快的经济增速偿补过去因发展缓慢欠下的历史旧账、为脱贫攻坚提供物质基础,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路子。走新路,路在何方?贵州以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个维度撬动发展,以创新发展激活“贵州动力”,以协调发展补齐“贵州短板”,以绿色发展彰显“贵州底色”,以开放发展改变“贵州格局”,以共享发展体现“贵州温度”,走出了一条光荣的赶超之路。

这一跃,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依靠人民群众自身力量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缔造了贵州4千万人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历史由昨天、今天、明天构成。

过去,当人们提起贵州时会说些什么?

是载于典册的“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是口口相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还是蕴含着历史误会的“夜郎自大”“黔驴技穷”?

现在,当人们提及贵州又该说些什么?

是疾驰高铁上的“洞见贵州”,是天堑通途高峡平湖的“桥瞧贵州”,还是在这些深刻生动变化背后的“贵州缩影”“贵州新路”“贵州样板”?

表述的变化见证了贵州脱贫攻坚的壮阔潮涌,见证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变革,见证了千万颗心灵的苏醒、激情的迸发,以及合力与创造。

已经写就的“贵州故事”必将经久流传,而历史需要更多新的“贵州故事”。未来,人们又将怎样描述他眼中的贵州?

谱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贵州篇章,过去的成绩只是一个开头,一个序曲。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更加宏伟更加值得骄傲的成就尚需要我们去奋斗。

这一刻,正如革命先驱李大钊所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的背后,乃在我们的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满怀期待、信心百倍,向着未来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开始新的出发!

标签:
责编:马燕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