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导。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具备强大的科技实力,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进一步看,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更为凸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我们必须要依靠自主创新,把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要认识到,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最要紧的是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但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还有待提高,知识产权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等等。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以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还需要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创新生态。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要激发企业主体的内生活力。一方面,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创新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是抢占商机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宝,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赢得比较优势,就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力的作用。具体来说,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主体作用。要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有效组织开展创新活动。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要营造环境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明显的。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必须把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引领创新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在总体设计上,要着力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科学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要加大力度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从中发现重大科学问题,从科学原理、问题、方法上集中进行攻关。在财政投入上,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对基础研究加大支持,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资金来源,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此外,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科学家潜心搞研究,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更多源头支撑。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要深化体制改革释放创新潜能。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加快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营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环境,还要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既要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顺畅流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引导各类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总之,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切实破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全面激发创新潜能,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惠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