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三代工兵的家国情怀
2020-12-13 16:18:00  来源:人民日报  
1
听新闻

一家三代都是工兵,1个一等功、4个二等功,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和原沈阳军区学雷锋金质奖章、新“四有”革命军人标兵……辽宁沈阳市沈河区“30后”管宗礼、“60后”管序东、“90后”管泰然“三代工兵”接力奉献的国防故事,在辽沈大地引起热烈反响。

1957年,19岁的管宗礼怀揣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炽热情怀,走出辽宁凤城偏僻的小山沟,来到本溪当了一名工兵,跟着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吃苦受累也甘之如饴。

管宗礼夫妻以部队为家,儿子管序东上学后,寒暑假就跟着他们在部队工地上,有时也参加挖地道、架铁丝网、背水泥柱,从小就感受到了部队生活的艰苦。管序东到了服役的年龄,管宗礼鼓励儿子投笔从戎。入伍后,管序东分配到“雷锋团”的前身某工兵部队,成了老管家的第二代工兵。

从当兵那天起,管序东参加指挥所搭建、爆破、架桥、布雷……吃尽了苦头,经受了磨练。后来由于表现突出,被选送到国防大学高级参谋中青班深造。学成归来,管序东执意放弃军区大机关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前往某工兵团任政委。2010年7月,吉林永吉发生特大洪水灾害。管序东带领部队冲锋陷阵,在救援2名落水战士和3名群众后被滔滔洪水卷走,幸好被一棵大树拦住,才得以安全归队。

当第三代的管泰然到了服役年龄,爷爷和父亲都动员他参军。管泰然入伍后,被分配到某工化营地爆连,成为老管家的第三代工兵。亲友们表示不解,“两代人为国防尽的义务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第三代接着上?”管宗礼掷地有声地说:“工兵部队的苦累和风险我能不清楚吗?但高风险不能只留给别人,老管家的人应该继续上!”

2014年9月,管泰然所在团受命组建维和大队,远赴西非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爷爷、父亲虽有不舍,但依然鼓励管泰然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在接下来的8个月里,面对袭击频发、埃博拉病毒和疟疾的威胁、动辄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遮天蔽日的沙暴,管泰然和33名维和战友3次挺进被武装分子控制的沙漠腹地,成功应对小股武装人员偷袭、迫击炮弹袭击等50多次,圆满完成了多项工程任务。由于在维和任务中表现突出,管泰然被联合国授予国际维和二级勋章,荣立二等功。

在此期间,爱好写作的管泰然还写下9万余字、113篇维和日记,记录维和工兵分队在国外的工作生活和自己的成长。

三代工兵经历不同,但一脉相承的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红色基因。胸怀家国的一家人,不传金不传银,而是把红色基因当成传家宝。管宗礼总是抓住团聚时刻教育子孙,多次带着儿孙回家乡为烈士扫墓;利用家属来队时机谈话、引导,播下从军报国的种子。管序东和管泰然上学时,寒暑假都到父亲所在的部队接受磨练……

管宗礼是学雷锋先进分子,管序东是抚顺“雷锋团”的一员。为了让管泰然传承弘扬好雷锋精神,管序东就利用管泰然休假在家的机会,带着他到“雷锋团”和抚顺雷锋纪念馆接受教育。前两代工兵奉献了自己的大半辈子,已光荣退休。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接力棒已经交到了第三代工兵身上。从陆军工程大学毕业后的管泰然,又回到他所热爱的某工兵部队服役。

三代工兵的发展足迹,传承着强烈的爱国从军、献身国防之志,勾画出接续奋斗的路线图。沈河区人武部专门为管宗礼家庭悬挂“光荣之家”牌匾,特聘管泰然为“沈阳市沈河区国防动员形象大使”,邀请他多次为入伍新兵作报告。如今,管泰然又成为“辽宁省征兵形象大使”。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3日 06 版)

标签:工兵;沈河区;工兵部队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