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聆听2020|听,绿水青山的福气
2020-12-25 17:06:00  来源:新华社  
1
听新闻

潺潺的水流声,是陈兰香过去20多年中最常听到的声音。虽然现在很少能听到,但她却很开心。

1995年起,渔民三姑娘跟随新婚丈夫张周华开始了20多年的“水上漂”生活,生活极其不便。

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三姑娘一家也下船上岸安了家。她拿到了退捕转产的相关补偿补助款24万多元,自主创业开设了家政公司。政府还为她一家办理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长江的“十年禁渔”是一扇窗口,照见一场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正坚定走上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天,当风吹过毛乌素沙地时,你或许能听到树叶发出这样的声音。这是三十多年前的殷玉珍很难想象的。1985年,19岁的殷玉珍被嫁到毛乌素,方圆十几里只有他们一户人家和一棵树。能听到的,只有沙尘暴的声音。倔强的殷玉珍没有向风沙低头。她把家里仅有的一只瘸腿羊换来几百棵树苗,开始了和毛乌素沙地“硬刚到底”的生活。

每到种树季节,殷玉珍和丈夫三点多就起床,准备工具、背树苗、挑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绿色在沙地里一点点、一块块地浸染。经过35年努力,殷玉珍治沙面积达到7万亩。昔日黄沙漫漫的毛乌素沙地披上绿装,有了果园,建起了新房,沙海里种出了奔小康的希望。

从黄沙漫天到绿树成荫,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到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深入推进,绿色版图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扩大。

每当候鸟越冬之际,在鄱阳湖,这样的鸟叫声此起彼伏。51岁的李跃12年来一直守护着这一片声音。

2012年以来,当地民间保护组织一共救护了八百多只野生动物。在候鸟保护医院,李跃看到如今这里的病候鸟少了很多。候鸟医生李春如告诉他,原来鄱阳湖的候鸟天天都要接受治疗,这里很热闹,现在越来越冷清了,冷清了就证明鄱阳湖保护好了。

11月21日至30日,至少有35万余只越冬候鸟“打卡”鄱阳湖。鸟鸣阵阵,鄱阳湖变得越来越热闹。

随着各地野生动物救助力度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也趋向于完善。10月13日,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野生动物有了一个越来越安全的“家”。

冬日暖阳下,潘春林和妻子在院子里为自己开办的农家乐准备特色菜。日历翻回到15年前,那时潘春林所在的余村,“炸山采石”的粗放式增长走到绝境。就在这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拨云见日,从这个小山村出发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潘春林以前是村里石矿的一名拖拉机手。矿山关闭后,余村发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等富民产业。潘春林办起了村里最早的民宿,现在年收入比在矿上工作时增长了几十倍。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党支部副书记李辉介绍说,截至目前,2020年余村的游客量将近100万人次,给全村老百姓带来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保一汪清水

交一份满意的“河湖”答卷

吹一片树叶

添一个婉转的绿色之音

守一声鸟鸣

增一抹灵动的自然底色

转一下思路

谋一方百姓的生态红利

水清、岸绿、鸟鸣、人欢

这就是绿水青山的福气

记者:达日罕、彭菁、王怿文、李涛、

白斌、戴威、江波(报道员)、陶高旸(报道员)

编辑:吴炜玲、何莉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

标签:
责编:戴凌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