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问题具有长期性、差异性、复杂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贫困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会面临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是二战以来,关于贫困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诸多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旨在消灭贫困的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也相继诞生。然而,近年来许多国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缓慢,反贫困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巨大成功,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仍稳步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年11月23日,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实现脱贫,这也标志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不断地向贫困宣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加强顶层设计,把精准扶贫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对贫困问题的真实情况作出了符合当下实际的科学判断,提出了扶贫开发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重大实践,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重要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实践,大致经历了救济式、开发式、精准扶贫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府主导。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这一时期,政府主要通过土地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方面等改善农村贫困状况。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986年,中国成立国务院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即现在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省、市县也设置了相应的扶贫开发工作部门,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机制保障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进入21世纪,我国逐渐建立并不断强化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更是成立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带领的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责任到人。这种有组织、有纪律、讲政治的扶贫开发活动是我国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还找到了关于反贫困的有效途径——先富带后富。中国的脱贫事业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先富带动后富,协同发展、激发贫困人口参与生产的动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格局。目前,我国构建了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政府、市场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在反贫困斗争的实践中,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把改善民生、消除贫困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层面中生动的反映。
精准扶贫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精准扶贫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包括四个方面:“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
在“扶持谁”问题上,主要是从三个层面对扶贫对象进行了界定,第一是“收入”,第二是“不愁吃、不愁穿”、第三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三个层面可总结为“一有、二不愁、三保障”。我国对扶贫对象的确认从收入、能力、权利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界定,做到了精准帮助扶贫对象实现脱贫;在“谁来扶”方面,我国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任务清晰,分工明确,坚持各尽其责,考核到位,各村派有驻村干部,帮扶对象与扶贫干部一一对应,责任到人;关于“怎么扶”的问题,我国因人因地施策,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关于“如何退”的问题,贫困户在达到“一有、二不愁、三保障”标准之后也就达到了脱贫标准。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退出流程的规范: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实行严格评估、实行逐户销号,保障精准退出贫困。
精准扶贫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因此在自由发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例外,也就是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使发展成果更广泛的惠及全体人民。其次,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生产力(“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和普遍的发展”)、人的才能(“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人自身(“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全面发展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帮扶谁”、“怎么帮”、“如何退”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中国脱贫攻坚胜利的经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时期实践探索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为世界反贫困实践提供中国方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的推动者。一方面,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人才、技术、医疗等方面的援助,例如,中国扶贫样板落地非洲,通过因地制宜的技术使其国民摆脱了“吃饭靠天收”的困境。另一方面,中国积极为贫困国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全球各国共同发展的提供良好条件。
不过,中国与全球的脱贫合作仍旧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在西方话语体系的主导下,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持有误解,不利于中国脱贫经验的传播。对此,中国应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脱贫人才,将这些人才输送到国际舞台,参与到全球贫困治理中,让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脱贫智慧的价值。同时,中国仍需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脱贫思路和脱贫政策,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进一步推进全球反贫困步伐。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