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中青网评:物化女性作卖点,如此广告当人人蔽之
2021-01-11 11:1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1
听新闻

近日,主打母婴用品、以女性为消费群体的品牌全棉时代,因为一则多平台投放的短视频广告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感。在这则广告中,一名美女深夜被不明男子尾随,就在万分紧张之际,女孩灵机一动,拿出该品牌的湿巾卸了妆,露出“真容”成功地“解救”了自己。

观看完这则颇受争议的广告,给人第一感觉是“短视频段子”的无聊翻版。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化妆”与“卸妆”的前后对比的反差常常引来围观,带有反转的剧情也是一些人的拿手好戏。这次广告翻车仿佛在情理之中——除了拍摄和剧本都十分业余,以及对无聊老梗的复刻,最让人不能接受的还是对女性的物化。

所谓物化女性是指将女性的人格属性从其个人的整体中剥离,仅仅以其身体属性,尤其是与性功能相关的身体属性来看待她。在这则广告中,体现在暗示女生妆前妆后差距大,素颜就连叵测之人都“敬畏”三分。本来是主打女性及母婴领域的品牌,却如此明目张胆地嘲讽女性外貌,令人感到不齿。与正常的营销方式相反,有些广告更乐于踩着女性群体的底线以吸引注意,以低俗为娱乐,把冒犯当流量。

这样的事件并不能以缺乏灵感创意进行掩盖,广告方的主观恶意恐怕才是真正的原因。回顾之前很多引起争议的广告案例,有一部分广告投放完全是奔着“差评”而去:标题低俗、内容不堪、为抓眼球不择手段……诸如这样的套路早就不是新鲜事,这其中还不乏市场上响当当的品牌。他们似乎摸透了消费者的心理——因恶俗广告产生的不良情绪会在短时间被消解,大众却因此增加了对该品牌的印象,日后就很可能会进行选购。这样的做法,不仅致使优秀创意的空间被挤压,更会在消费市场带来不良营销的习气,低俗不雅的内容将会充斥消费者的视野。对于这样的现象,必须引入必要的监督与管理。

这次广告方物化女性的做法,激起的反对声音中,有不少网友表示要对其进行“屏蔽”。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反应,是不再让恶俗牵引眼球的意识觉醒,也是回应市场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期待,对这种商家就应当拒绝,使之自尝苦果。也给诸多商家提了个醒,唯有回归有秩序的品牌推广,才能承载起企业的价值延伸。如果卖点成槽点,致使受众群体流失,可就得不偿失了。(谢伟锋)

标签:网评 广告案例 广告投放 中青 女性群体 屏蔽 差评 卖点 价值延伸 视频广告
责编:孟涛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