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指出,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动力与价值引领。2017年,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治理实践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始终牢记使命,勇于担负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重任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浑善达克沙地前沿,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因过度采伐、连年山火毁坏与大量农牧活动,原来遍是苍松翠柏的皇家猎苑变成了风沙肆虐的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原林业部经过科学调研与周密规划,果断决定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9月,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369名林业建设者豪迈上坝,吹响战斗号角,向高寒沙地造林这一世界科学难题发起挑战。
三代塞罕坝人历经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与传承坚守,创造出从荒漠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生态系统。他们用心血、汗水与生命在昔日“黄沙掩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成功营造出总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逐步培育出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
塞罕坝人的这份笃定与坚守源于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他们始终牢记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的历史使命,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时代重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逐步退化等严峻生态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形势新矛盾新特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强调,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科学布局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统筹兼顾、整体实施,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对于生态系统脆弱与退化的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修复与重建,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艰苦创业,敢于挑战世界生态难题
在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中,塞罕坝的几代建设者们伏冰卧雪、艰苦创业,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缺衣少食的艰苦生存环境中,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生态建设理念,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韧性,攻坚克难,使绿色延展、黄沙止步,探索出了“绿进沙退”的中国密码,成为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功范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沈国舫曾十分感慨地说:“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历史上互有进退,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塞罕坝人吃黑莜面、喝冰雪水、睡地窨子,不仅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生存和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更是坚持以严谨的科学精神与不懈的创新精神攻克了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世界技术难题,并始终把科研创新作为提升造林成效的生命线。建场之初,受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和少雨等极端环境影响,外地调运的树苗“水土不服”,成活率不到8%。塞罕坝人及时攻克了育苗的技术难关,改造了造林机械,经过1964年的“马蹄坑造林大会战”,塞罕坝造林事业进入快车道。然而,创业道路总是泥泞难行的,1977年的雨凇灾害和1980年的大旱使大片林木损失惨重,但林业建设者们凭借遇挫弥坚的创业斗志,重整旗鼓,历经不懈努力,终使“美丽高岭”重现生机。
攻坚克难就要改革创新。近年来,塞罕坝人不断在科技创新上获得新突破,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精选适合坝上沙荒造林的乔木树种,探索适应坝上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模式,推广抗旱保水技术和防寒防风技术,立足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在高寒地区引种、育苗和造林等方面的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将荒漠化防治的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实现绿色发展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应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的示范意义,不仅表现在将茫茫荒滩修复成“华北绿肺”,更在于这是一次对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深刻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如何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塞罕坝人为我们作出了示范,他们遵循并坚守先进的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并以此指导生产生活实践。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面向未来,我们应厚植新发展理念,坚守生态红线、坚决摒弃以昂贵的生态代价换取经济一时一地发展的短视观念,找寻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打造科学发展新引擎、推动绿色经济崛起,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作者:季宇,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