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专题片 | “人民至上”的历史文化渊源
2021-02-24 15:22:00  来源:人民论坛网  
1
听新闻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 

主讲人:宋平明 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饱含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这样的理念和立场不是凭空而来的,除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外,还有着深厚长远的历史渊源,是扎根于中华大地上的文明传承之花,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治国之果,与中华文明史上历代先贤所推崇的“重民”“安民”等民本思想一脉相承,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汲取、发展和超越。

《尚书·蔡仲之命》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上天不亲近谁,只辅佑有贤德的人。老百姓心中没有常主,只归向惠爱的君主。《尚书·五子之歌》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禹有训示,对待百姓庶民,只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孔子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者,他提出了“仁”的学说,这个“仁”学就是以人为本,这是儒家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石。后来孟子更进一步把民本思想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这对后世的统治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所谓的盛世都是民本思想得到比较好实施的时代,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就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指出,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风雨兼程、访贫问苦,模范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和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有着根本区别。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人民始终是君主的人民,是被统治的对象,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是真正把人民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切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坚定追求。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
下一篇